。”
理论上来说,衙役是有权不让一个小小‘讼师’去现场的,主要是刘家也不是什么公共空间,现下那里还有衙署的人呢。但杨宜君又不是什么普通人,动用一点点‘特权’,以‘拜访’的名义走一趟刘家,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这时‘梁九哥’却不急着押人去过堂了,他觉得杨宜君就是在‘无理取闹’!还说什么‘公道’,说得好像他在衙署督办案件这么多年,就是个欺压良善、颠倒黑白之人一样!如此,他到要看看她能作些什么妖!
当即道:“此事倒也不急...常听人说十七娘你聪慧不同于一般,事事皆能来得,比之世上男子还强呢!往日不得见识,今日有机会开眼界,怎么能放过?十七娘你要去刘家查看,我便陪你走一趟,也方便你行事!”
说着又看了看高溶和赵祖光:“既然十七娘信他们无罪,我也不好太过扫十七娘的面子,就叫他们同去!是冤是罪,到时候都能明了,也别再一味喊冤,仿佛我仗势欺人了一般!”
他要亲眼看到杨宜君失败,事后一句话说不出来,只能低头!
杨宜君却不在乎他怎么想的,只是点了点头,漫不经心道:“如此就更好了。”
由此,杨宜君一行人便往刘家去,仔细查看起火的书斋、问讯刘家的仆婢。与此同时,那些据说是从‘赵家兄弟’那里找到的古卷也一并拿了来。
大约是书斋远离正院那边,火势很大时才引来刘家的人扑火,所以烧的很厉害,很多地方都看不出样子来了——刘成和刘家两个小厮的尸首先前已经检查过了,之后就由刘家人收殓了。
杨宜君没有直接要求看烧过的尸首,虽然她一惯大胆,也在刑侦片里见过了许多场面,但没必要强行显露她的‘经验’。她只是问了一句:“那三具尸身,都看不出原本的形貌了罢?”
“是如此。”之前检查过尸首的土兵面对杨宜君非常紧张,三个字也说得紧巴巴的。
赵祖光有些好奇地看着杨宜君一边检查烧过的书斋,一边问话。这个时候他心情也平静了很多,毕竟他现在已经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即使‘嫌犯’的帽子一时摘不下,他也有一种直觉...不会有事。
他奇道:“杨娘子问这些做什么呢?”
烧过的尸身能不能看出原本的形貌,完全是概率问题,有的能,有的不能。想不出为什么她要说这个,感觉格外在意的样子。
杨宜君想起了自己看过的数个版本的《福尔摩斯》,想起了《犯罪心理》,想起了《大宋提刑官》...还想起了一千多集,还没有看到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