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哥真是...若认死了两位公子,便见到什么都觉得可疑了吧?旁人见到这些古卷藏在树上,或许会以为是有人栽赃陷害呢。”杨宜君笑了笑,她好像有点儿明白‘梁九哥’今天为什么如此‘愚蠢’了。
纯粹是他们想问题的方式不同啊。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所以,梁九哥你一直都是‘疑罪从有’,若是不确定有没有罪,便以有罪论处。之后无论是找证据,还是上刑问供,都是为了确认这一点。”
其实梁九哥这样,在此时不能说是错。此时最常见的处理案件的方法,就是将主审官员怀疑的那个嫌犯打一顿!一些真的犯了罪的人,心里素质很少有后世那么好的,大多很快就会招认。而一些被冤枉的,有的人受不住刑,屈打成招也是有的。
被认为有嫌疑之后,此时的官吏接下来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佐证这个人确实是犯人,而不是反过来洗清其嫌疑。
杨宜君看过很多后世背景的刑侦剧,十分清楚‘疑罪从无’的概念。但对现实生活中的司法程序只是纸上谈兵!此时发现‘梁九哥’的想法,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想法,首先想到的就是‘愚昧’。
然而,这又没法责怪人家,这里有‘时代的局限’在。如果不是她受那些影视剧的影响,说不定她的想法也会和梁九哥这些人没什么分别。
只是,‘没办法责怪’让杨宜君更加郁闷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偶尔在一些小处意识到她其实生活在一个很糟糕的世界——如果她只见过这一个世界,她应该不会有这种想法。就是因为她通过一些吉光片羽,见识了另一个世界的梦幻泡影,她对自己所在的世界更加不满了。
有的时候,杨宜君也不知道兄长留给自己的‘小小礼物’,对她来说是好,还是坏。
杨宜君知道自己的话可能没人在意,但她还是说了:“我是‘疑罪从无’这一派的。若不能确定是不是罪人,那小女要做的就是洗刷疑点,还人清白...这才是正确的。”
“为什么?”高溶慢慢踱步到了杨宜君身边,仿佛只是好奇,仿佛只是觉得有趣:“如杨娘子这般,或许会放跑许多恶人,叫他们继续作恶罢?”
杨宜君知道,后世司法中舍弃了‘疑罪从有’,选择了‘疑罪从无’,是有很多考量的。法律专家、社会学者等人认可后者对社会有更加积极的意义,也相信后者更‘尊重’人本身。
她将自己代入,将自己当成一个平民百姓,也会觉得后者更好——至少,身为一个普通人,不用担心有一天因为无中生有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