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只是耍嘴皮子...只怕是眼下难为罢?不管如何说,这两人的嫌疑是洗不脱的!”
杨宜君并没有争辩这个,当下争辩这个也毫无意义。她只是在看过烧了大半的书斋后询问道:“这刘成该有另一间书房罢?”
刘家派来配合查案的下人道:“郎主是还有一间书房在前院...这边书斋是做读书用的,平素来的其实不多。此外处理文书、日常使用,却是在前院书房。”
杨宜君‘嗯’了一声,道:“那就去看看。”
和个人有关的文件大多都会在书房,而要了解一个人没有从这些文件入手更快更简单的了。至于说问刘家的人...杨宜君首先觉得不客观,担心先入为主。另外,她越来越觉得刘成的死有蹊跷,这刘家的水深得很,她有些不信任这家的人了。
刘家不见得愿意让人进刘成的书房,但刘家不过是商贾之家,还不是拔尖的大商贾,根本不可能阻止官府办事。所以在劝阻了几句之后,知道不行,也就放杨宜君等人进去了。
杨宜君首先选择翻看刘成的账本——相比起其他文书,账本暴露的东西其实更加本质!
信件什么的,不一定体现了‘真实’,但账本却是真的。或许有假账,但杨宜君能分辨出假账来,还因为是假账,能看出更多东西。
十几本账册,有记录刘成在土地上收入的,有记录进货出货的,有记录借贷情况的......
杨宜君翻看账本是很快的,此时的账本还是太简单了——她看过的影视剧里,也有涉及到会计、做账、洗钱等等的,虽然影视剧一般不会在专业性很强的东西上太过深入,但总有一些影视剧会拍的比较硬核。再加上后世与古代的代差,后世哪怕浅尝辄止的东西,放在此时也很‘先进’了。
杨宜君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从这些‘浅尝辄止’里学到东西,至少她是学到了。
主要是她对这种务实的学问很感兴趣,而且她还有一个好头脑。
飞快地翻过这些账册,‘刘成’这个人在杨宜君这里标签越来越多,形象越来越具体。
“这可真是...”杨宜君觉得自己发现了重要的东西,但到底重要在哪儿,还差一点儿支持。
而就在她凝神思索时,耐着性子等她看完了账册的‘梁九哥’忍不住嘲道:“到底是十七娘你啊,这许多账册就看完了?不会是尚未学习看账,只是走马观花看个名目罢?这可不成,小娘子今后都是要掌家的,看账的本事比写诗作文还要紧呢!得赶紧学起来——”
“闭嘴!”杨宜君打断了他,明明只是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