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她又有什么优势呢?她是个美人,但天下最有权势的男子会缺美人吗?她还有个蜀国王后的身份,这也能引来一些男子兴趣,可燕国官家真的有兴趣的话,就不会蜀王女眷入宫为宫婢这许久了,提都不提一句。
所以到最后也只是一场胜率连万分之一都没有的豪赌罢了。
杨丽华经历了蜀国国灭,自己短时间内从王后变为宫婢的事,已经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了。与其想着这一手,还不如等蜀国一些旧臣的营救,这些人虽然做了燕国的官,但曾经得过孟家的恩,就不能一点儿表示没有。
哪怕是装,也得装作对旧主还是有点儿人情的样子。不然谁不说凉薄?谁不说那不是为臣子的样子?
孟钊已经死了,和孟家那些人交往过密也有风险,将她这个为宫婢的蜀国王后营救出去,甚至好好荣养起来,这反而是件无风险,又能显露自身‘风骨’的事。
这不是杨丽华想到的,而是杨宜君托信给她,给她说的明明白白的道理——杨宜君没有隐瞒自己和蜀国王后的关系,等到风头稍减,就在爹娘的催促下(杨段和周氏也是得了播州来的信,请他们帮忙打听杨丽华的消息,并照顾一二),联络上了杨丽华。
杨宜君给杨丽华送了一些钱,让她能在掖廷打点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和其他宫婢一样累。另外还写信说明了情况,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安抚住杨丽华,不想她在宫中想不开,又或者闹出什么事来。
这不是什么姐妹情谊,就是家里的任务罢了。爹对老家的伯父有兄弟之情,让她多看顾杨丽华...她又有什么办法。
至于说想办法送杨丽华出宫,那她是不会做的,即使她现在已经有在高溶面前说话的机会了她也不费这个劲。反正蜀国旧臣会想办法,最多就是迟一些罢了...她反正是不想自己救杨丽华的。
那会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别人打了自己的左脸,自己又把右脸递上去的傻瓜。
杨丽华此时动姻缘之念,是因为她相信有‘前情’在,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而且,这也是缘分呢,不然她怎么就能与他相识于他微末之时?怎么那时他一个小小商贾,就让她动心了?
她果然是有慧眼识英雄之能的!
宫宴之后,杨丽华就想方设法给杨宜君递了信,一定要见她一面——虽然不想求杨宜君,但现在杨宜君是她唯一能求的着的人了。她就算想和官家叙旧情,也得先有机会见上面才是,而这种事可不好安排。
很多低位的妃妾想要见天子一面,也是很难的!除了几次家宴、大节,其他时候,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