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弱人工智能都才起步,她就带领一批人研发出强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让其他人在后面只能向她学习。以她的速度,再下一步绝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强人工智能,怎么说也得跳到超人工智能了吧?
魏雨涵理所当然地想着,依旧带着那种狂热的崇拜,看向郑隽。
郑隽面对这个问题,难得地沉默了片刻,“现在还太早了,相关技术发展还不成熟。”
“我们可以一点点突破!”魏雨涵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她刚刚加入实验室的时候,z实验室连一个厉害的弱人工智能技术都拿不出来,还不是硬件软件一起抓了慢慢发展?现在只不过是进入新阶段再继续研发。
郑隽张了张嘴,最后什么都没能说出来。
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之前从弱人工智能能跨越到强人工智能,是因为她见过,她知道这个方向,她确信能做到。
可是现在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她就失去方向了。
那她还怎么提高速度?
还怎么给其他人指点?
她甚至连保持过去那种,几个月出一个重要成果都不大可能了!
“这个问题之后再说,我需要再考虑一下。”郑隽艰难地找借口把魏雨涵打发走了,心中好似都盖上了一片阴影。
她开始隐隐对实验室产生了一点点恐惧。
郑隽让j给自己接下更多学术讲座的邀请,也从杭晓宇那里同意了更多商务合作。
也许,多见见别人能拓展一下思路吧?
商务合作与学术会议上其他人的夸赞的确缓解了郑隽一部分情绪,她稍微感觉好一些了。
但实验卡壳的问题并没有人能解决,她反倒是会不断听见有人提问,“郑老师,请问您是否有陷入思绪不畅,无法继续研究下去的情况?”
郑隽点点头,“当然有,我相信每个搞学术研究的人,都会陷入过这种痛苦。”
“请问您是怎么解决的?我看到您总是能在段时间内就做出其他人无法做出的成果,这实在太令人羡慕了。”
“灵感。有时灵光一现,就找到答案了。”她是这样勉强回答的。
大家都相信了,郑隽在科研上的天赋,有目共睹。
除了这个理由,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呢?
郑隽当时松了一口气。
可是参加得多了,她偶然也会听到有人问,“郑老师不用继续搞研究吗?我记得之前就看到采访报道,她一天会在实验室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人家才做出这个成果,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