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什么起义,什么造反都没什么市场。便是偶有闹个饷的,委屈大发了杀官落草的,那相比这诺大的国土来说,真不是个事儿。
再不济那不是年年还有锦衣卫和东厂下地方上办事儿嘛,你要真委屈了,冤大发了,寻个机会攀上去,不定还能玩出个告御状的戏码呢是吧。
皇帝这些年干的也挺有招,从抓举人附田的事儿开始,慢慢的,就和蚕食一样,将土地兼并的问题做了一定的调整,接连几年下来,如今不能说没有阡陌连天的豪门大户,可土地危机的红线却绝对已经拉远了。什么一家人占上一县一镇的,基本已经绝迹。
而且吧,已然田地数字不菲的人家查的还挺严格,扣除免税的部分,那该交的税再有关系,在锦衣卫和东厂时不时复核的情况下,谁家也没能逃脱多少。要包三儿说,如此也就可以了。谁家的家业不是祖祖辈辈攒出来的?总不能真全宰了吧,那还让不让人上进了?
除了这些,商税也开始提升了,皇帝机灵的没从祖制的税赋定额里下手,而是卡住了海运和互市的关口,只有交税到一定程度的才有资格参与,而且还得缴纳一笔保证金,毕竟你这是出国门了对吧,谁知道你会不会叛国?会不会贩卖禁运物资?
有了这么两招,商户们那个难受的呀,小商户还好说,本就没什么机会,最多就是老实交税,攒着额度,期盼一下以后。那些背后有人,习惯了官商勾结的能干?呵呵,不能干啊,那咱们皇帝就乐了呀,锦衣卫和东厂一出手,得,你什么也别交了,直接全抄家充公了。
皇帝的抄家攻略让用的很顺手,与此同时,也让自己反贪的名声全天下皆知,明明干的都是让当官的恨得牙痒痒的事儿,可百姓却一个个全喊着陛下英明,圣主在世,这让无数的官员们背地里都想捂着被窝哭一场,就没这么欺负人的,他们贪点容易嘛!
可你说这事儿也怪了啊,官员们让皇帝整的□□,那商户明明也一样被折腾的不轻,怎么对皇帝感觉就挺好呢?嗨,这事儿说起来终究还是因为利益呀。土水泥记得不?皇帝虽然抠门,爱财,可在搞建设这事儿上却很舍得,即使肉疼的不行,依然坚定、坚持的将水泥路一点点的以京城为中心往四面拓展了开来。
特别是往西面去的路,三年的时间,这都已经建到了西陕省了。虽然这原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能让九边在草原上的羊毛能快速的、省钱的运到京城来,让皇帝二十四衙门下属新建的织造坊能做出更多的羊毛布,为他的小金库多挣点钱。可“想要富先修路”这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通用的,自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