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族人,都是因为在外地或者在会稽郡的族人。谢宜算得上是谢氏的嫡支,祖上是谢安从弟侄玄孙谢弘微一支。
谢宜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想到自己当初坚持离开建康,也是因为发觉萧梁之乱将起,谢氏高门,但是自刘宋起,便已经空有名士大族之头衔,处处为朝中人所用所忌。只要出事,只怕也有劫难。奈何他之语,建康族人无多少人响应,他们以为如今的谢氏,不复早年对朝局和军权的影响,即便国事又变,应该不会牵扯到谢氏一族。叹了口了,谢宜知道多想无益,但是心中是悲凉与疑惑的,谢氏一族并无揽权之心,多年来虽同琅琊王氏并称,但是自先祖谢安、谢玄之后,仕途之上并没有登封至极者,反而家训中以退字当先,在士族中是比较低调的,子孙多寄情于山水,性情清高淡雅。但是从孙恩之乱到侯景之乱,为何谢氏一族受到的祸害最大?
谢宜每每在心底质问时,心中难免有些悲痛地,对于南方自晋时的几代君王,都颇有了微词。
“笃笃笃——”一阵马蹄之声由远而尽传来,其后是大队士兵器械的脚步之声。
“使君……怎么办?”管事谢重脸色大变,忙问道。
茶铺的老板是个小农,心中也很是着急,但是好不容易来了这么多客人,忙笑对着谢宜一行道:“客官莫急,如今咱司州属于魏国的,那些军爷们应该不会做那等强盗事宜的。”
谢宜谢过老板,扫了眼脸色变得苍白的夫人褚氏和使女丫鬟等,正色道:“还不快些将牛车拉到路边将路让开?镇定些,无事的。”
谢宜知道北边西魏比之东魏要太平许多,宇文泰比之高欢来,更有明君之风范,心胸开阔政通人和,对下的军纪也很严明。虽然宇文泰现在还没有取西魏而代之,但早已经是西魏实际上的统治者了。
谢宜的脸色很沉重,之前好不容易带着家小离开了江陵的(现在的荆州),本想借道司州北上的,若是此处又碰到征战,那当真是倒霉至极了。
云澜也在回想着前世之事,她前世之时,还是在年岁渐长后,才知道侯景之乱的影响之大,不单单是让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烟消云散,更是让梁国变成了历史。因为战乱不已,自己一家人虽然躲过了建康之乱,但是一家人北上之时,所带的财物家奴都散了过半了。而且后来听阿娘说,因为自己重病,父母担心不已,所以顾不得休息,一路急行去了城镇找大夫给自己看病,所以到了安陆之时,这才停留下来的。
云澜庆幸自己重生得正是时候,若是自己晚点醒来,阿父和阿娘肯定还是担心自己,会在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