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平定,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矛盾太深了,皇帝此举未尝不是防范胡汉对立。
等六官制度废除了,皇帝又开始折腾了,均田令(租庸调制)以及限制蓄养奴、部曲的种种法令的颁布,反对的人更多了,不过皇帝也更加强硬了,在几个地方豪族灰飞湮灭之后,最终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也不敢不从了。而大臣们对皇帝也更加敬畏了。
就在大臣们以为皇帝终于不再怎么折腾的时候,皇帝却又开始了,将从前州郡长官于地方选贤择能之制以诏令形式定为常制。天下良民,无论出身贫贱或者豪门大族,只要通晓文墨有贤能者,皆可报名应试。上榜者齐聚京城长安参加贡举之试,天子亲考问答以定名次。随着诏令的颁布,建德六年秋,大周第一次的科考举行,通过州郡选拔的贡生们齐聚长安,天子亲自出时务策论之题,并于半月之后亲自于乾德殿问答诸上榜者定下名次,其后更是授了上榜者官职。
而此事比前几件事情更快地传遍了大江南北,哪怕是远在江南,也有出身贫寒的士人议论此事,纷纷赞说周帝重英豪。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皇帝的强硬让臣下领教了个够,朝政都够他们忙活了,对于皇帝的私事他们也无暇也没有胆子去多话,在这种情形下,皇帝长女宇文葭受封为永昌公主,下嫁驸马令狐熙时,也并不太惹人注目了。
十五岁的宇文葭穿着嫁衣跪在了云澜面前,头放在了云澜的膝上,低声道:“阿娘,我舍不得您。”
“傻孩子,嫁人了又不是不能够回来了。”云澜也很舍不得女儿,抚摸着她的头发,欣慰中带着一丝伤感,“该嘱咐你的话,阿娘都嘱咐完了,你好好和令狐熙过日子,受了委屈也不要忍着。好了,去跪别你父皇吧。”
“喏。”宇文葭心中有着不舍更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依言起身后看向一边站成一排的三个弟弟,她对着他们深深一福:“阿父和阿娘,阿弟们多多费心了。”
阿琳快嘴道:“阿姐你真是啰嗦。”
宇文璟敲了阿琳一下,朗声道:“阿姐放心,璟已经长大了,会为阿父阿娘分忧的。”
宇文葭摸了下小弟阿瑞的头,等令狐熙进来对云澜行了大礼这才一起出了露寝去了乾德殿。
令狐熙为人严谨,对于自己娶到皇帝皇后独出的公主,也没有轻浮得意之色显露,比之前更加沉稳了。让长安城中一干眼热的少年郎君们想挑刺也挑刺不出来,只能暗地里说几句酸话了。
宇文邕在乾德殿里接受了新人的跪拜,看着盛装的女儿,恍惚想起了云澜当年嫁给自己的情形,面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