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的春意卷了个干干净净,应老大是好奇,不知这人到底要怎么把春这个题目给做下去。
”新禾初种未有期。“
接句巧妙一转,却到了农夫的心态,看前一句的说法,料来正是春旱,农人刚刚把新禾种下,却遇到这种气候,自然是心急如焚,不知何日才有收获,故有未有期的担忧。
”江南四月无春雨,叩阙问君知不知?“
”好!好!好!“
应老连喊了三个好字!
这不同于刚刚那首春思,与春思相比,这首春旱无论格局文字都要显得生涩稚嫩许多,更比不上其清雅飘逸,单论诗的成就,那是远远不如。
但这首诗却偏偏打动了应奉天。
”江南四月无春雨,叩阙问君知不知?“
四月天,连江南都干旱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心急如焚,那在金銮殿上的皇帝陛下知不知道呢?只是这一句,作诗的人忧国忧民的心态表露无疑,在这种附庸风雅的诗会之中,还能做出这样的诗来,可见此人时时都以天下之忧为己忧,胸襟之中,尽是天下。
这就与当了三十年御史的应奉天产生了共鸣,他虽然闲居在家,却也听说江南春旱的事情,早拟上书禀告陛下,但又想到自己早已告老,想来江南官吏也必会上折,所以一直都没有落笔。但听说江南赈灾事宜却迟迟没有定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自己在家中也时时忧愤。
今天看到这首诗,被这一句一点,更是激起了无限豪情。
”不用看了,这首必为第一!作诗者,以胸襟为最,这人在这种游戏之作中还能想到江南黎庶,这份胸怀,就当得起第一!“
另一个评委揭开泥封,看了看这试卷作者的名字,抬起头来,脸色却是有些古怪。
第四十章 骄狂
”奉老,你看这作者……“
应老还没有乐呵完,定睛细看,只见房少祖三个字赫然在目。笔法构架,与写诗的正楷略有不同,但其中筋肉却是一致,这人自小练字的笔力已然不凡。
”房少祖?“
他拈了拈胡须,眉头紧锁似乎是在回想:”这名字好生熟悉,只是为何没有什么印象呢?“
”奉老,“身边那个评委苦笑:”您当然是没什么印象了,这是房太守的公子,在我们武陵城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呢。“
”房玄瑜的儿子?“
应老有些吃惊:”这人昏庸不堪,又是八面玲珑,不想倒有个懂事的儿子……“
众评委各自苦笑,应老告老之后不问俗事,回来武陵的日子也不算太长,不知道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