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冷笑道:“老奴以为,只要多派两个婆子跟着她出去,就算她有那想牵线搭桥的心思也不敢使出来。”
“哼,没错。”
翌日,韩姨妈让郑嬷嬷雇了辆体面的马车,又支了李婆子和牛婆子跟着,这才给了一两银子,说是做道场的银子。
青玉以马车小坐不下五人,让两婆子和车把式坐车辕去。
马车向城外去,袁瑶微微掀开车帘,正好看见郑爽向和她相反的方向飞奔而去。
袁瑶笑着放下了帘子,听青玉道:“雇马车做面子的钱都比给的银子多,亏她们拿得出手。”
“罢了,”袁瑶不以为然地笑道,“我们也不缺这点银子使。”
十三娘给的银票数额不小,总共上千两呢。
马车一路往南去,恰逢为了选秀而出城乞求神明庇佑的各家女眷。
车子、轿子在城南堵了一路,为此一匹快马和袁瑶擦肩错过了。
出了城门才畅通,一条大道直通南山寺。
停靠在南山寺前的各色马车,令寺内的香火比往日更鼎盛了。
虽人气旺盛,但寺里的姑子也颇能应付自如的,倒也井然有序。
袁瑶随大流,烧了香拜了佛,出手阔绰地添了灯油钱。
不管是僧是俗,金银总是能打动一些人的,找来南山寺的掌院出于师太说明了来意。
袁瑶也知道出尘主持既然已经不管庶务了,断不可能为她一人破了例,所以也没强求,可看在金银的份上出于师太也会将道场做得妥妥帖帖的。
但琐碎的还是不少的,袁瑶一一将李婆子和牛婆子给打发了去做这些琐碎的事。
商议完毕,出于师太请袁瑶到精舍休息。
袁瑶与出于师太居高在假山巅的凉亭内,俯览南山寺,远望可见大殿前的人头攒动,但佛门清静地无人大声喧哗,倒也算是平静的。
可想在人群中寻一人也不易,倘若进屋里就更不容易找了。
袁瑶想了下婉拒了出于师太的好意。
出于师太也不勉强,留了姑子在旁伺候着便离开了。
想引人来,最好之法便是作出异样的声响来。想到此,袁瑶计上心头,吩咐青玉去取她的七弦琴来,又让青素焚香净气。
来时,并未带香,青素在向寺中的姑子要了些檀香。
一炉青烟,袁瑶坐于琴后,指尖落在弦上拨出静远淡逸之音。
曲韵畅达,颇有晨钟暮鼓,背经梵语之效,时而顿成浩然正气,回荡于胸腹,时而如宿寮房,木鱼念珠,清静身心。
一曲余音未散,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