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最后能留在村集体账户上的利润就更多了。
哦对了,还有一点江小满差点忘了,按照他们的新政策,以后只要是在产业园官方直播间销售出去的山货,每卖出去一份,就能给贫困学子助学基金捐一毛钱。
别看一毛钱不起眼,积少成多,一年攒下来,别说区区郎山村了,估计都足够帮助全镇的贫困学子下山求学了。
江小满真的很擅长煽动情绪,又或者说,他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这么平铺直叙地对着镜头,慢慢讲述着他们对于这个村办加工厂未来的期许,莫名其妙的,就让直播间的网友们热血沸腾了起来。
不就是买点山货吗?反正家里平时也要买的,江小满直播间今天搞活动,价格比平时还便宜呢。
买买买!
江小满在村办加工厂这个厂区呆了半个小时,就把加工厂累到吐血才攒出来的三万多件商品全部清空了。
谁能想到,居然就连村里为了凑数,组织村里的老人家手工编织的箩筐、畚箕、竹筛、竹篮子之类的手工艺品,也卖得一个都不剩。
“等等!你们买竹篮跟竹筛我能理解,家里买菜晒东西啥的都能用得上,箩筐你们买回去干啥?”
江小满这操心的命哦!一看到粉丝们买了家里用不着的东西,立刻就替粉丝焦虑起来,还让人家买错了赶紧申请退款。
然鹅这名粉丝压根就没搭理他,坚决不退款!
过了几天,江小满自己都把这事儿给忘了,才在粉丝群里知道了这对竹编箩筐的新用途——
这位粉丝是个花艺师,买了他们的箩筐回去,种上了几棵金灿灿的佛手,送礼的客户表示非常满意,尤其是箩筐这种新颖的花器,听说客户送礼的对象还是一位老知青,看到箩筐就爱不释手了。
莫名其妙的,江小满又给村办山货厂拉来了一笔新业务。
谁能想到,农村拿来装苞谷洋芋的箩筐,居然还能种花?!
第274章
村办加工厂隔壁就是郎英他们的野山菌加工厂, 不过因为业务拓展太快了,经过几位股东开会决议,把加工厂和野山菌种植合作社整合起来,现在挂的是“郎山食品厂”的牌子。
新注册的食品厂, 不仅有配套的数千亩林下野山菌种植基地, 还开发了郎山特有的几种野山菌, 制作了野山菌酱、真空包装野山菌、冻干菌菇等产品, 而且还和露营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 为游客提供菌菇采摘体验、农家野山菌酱熬制体验等活动……
这不断增长的业务线,可把隔壁的村办山货加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