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得以走动。
绿绮感激李瑽助其脱身,又有些被驳了风头的不快。她自楼下过,着意抬头刮了李瑽一眼,知是高门贵眷,又花枝摇曳地致意道谢。
李瑽不以为意,于楼上凭栏观赏片刻,自转下去了。街底翘首的众人发出失望的叹息。当中有一人,频频回首张望李瑽方才所在之处,却终于是被涌动的人流挟裹着向前去了。
城中的女子无论贫富,今夜皆各尽其力细心妆饰,携手于西京坊市街巷中漫游,不到天光大亮时绝不归家。而她却早在街后吩咐好了迎接的车马。如此良夜,她并无心消受。
幼年时,她的一整年里,每一日都比别家女子的上元夜还自在热闹。即使这般,她仍是喜欢又憎恶上元夜。依北地风俗,上元夜一过,大节就算终了。为了郑重告别这一年仅一度的盛事,凉州的灯节比除夕还要热闹。母亲的侍女持香在前引道,而她高高坐在昆仑奴的肩膀上笑闹着,比行街的寻常男子都要高。阖城的百姓都知道那是公侯的夫人和小女儿,见了她们满心满眼都是笑意。
母亲早些年还带着她一道出门玩赏,后来病一年重过一年,就再不出门了。每年当她父亲的侧夫人们相偕同游时,她总是在家中陪伴母亲。她的上元夜变作嵌在窗扉之中明若清霜的剪影。
“我的小麑不爱热闹吗?”
“耍猴儿似的,我才不稀罕呢!”她爬上窗前,剪过蜡烛,又给母亲念诗唱曲作出百般热闹。“……叁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
她那时年龄尚小,且并不早慧,只喜欢念起来顺口好听的诗句,从不细究当中意旨。
她把母亲念得落了泪。“母亲怎的哭了?”她惊慌失措,而母亲见她那样冥顽不开的样子,反是笑了。“小麑可懂其中的意思?”
“不懂。”她十分诚实。
“那你便一世都不懂才好。”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置书怀袖中,叁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她坐在车中,在心头默念出之后的诗句。那样寒夜里独守心意的凄苦,她竟然唱曲一般地读给母亲听。幼年的她何其蠢笨,竟然在上元夜给母亲念那样的诗。
那样爱她的母亲,如今已是抛洒于荒原之中的灰烬。母亲希望她一生不懂这般的情苦,她却终于是懂得了。
上元夜游人如织,城中的道路很不好走。到了出城时,已是子时了。城门的士兵前来盘诘,殊儿自前低声交涉,士兵一知晓是王府的车驾,就执礼放行了。
明月一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