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切齿,原来他并未离开聚贤殿,而是藏在花园的一个角落,目的就是窃听二人的谈话内容,当他得知穆剑被皇帝留朝作官时,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回到王府后,他让人找来潘美,商议如何对付穆剑,潘美告诉他,穆剑初入朝廷,对一些大小事根本一无所知,更何况他之前是唐国将军,在朝中更无势力可言,唯一的朋友恐怕也只有赵普,他建议先设法让皇帝将赵普调到别地,而后再对穆剑进行排挤——即联合所有大臣对他进行攻击,迫使他主动离开朝廷,到那时,赵匡胤必然动怒,这样一来,穆剑便犯下了抗旨不遵的死罪……
整个‘计划’看上去天衣无缝,潘美充当着幕后的操纵者,更是赵光义的军师,赵光义佩服得五体投地,事后,潘美当起了说客,经过四下游说,最终说服了朝中所有大臣(当然也有例外,如当时的礼部侍郎寇准,此处不作细说。)
次日早朝,以潘美为首的大臣们怀着得意的心情,大摇大摆地走上大殿,在此期间,他们个个互相递交脸色,以做好对付穆剑的准备,就在潘美为自己的‘阴谋’沾沾自喜之际,然而,大殿之上却一直没见到穆剑的影子,甚至连赵普也未如时到场,潘美略加迟疑,姗姗来迟的赵光义闻讯后,不禁为之惊奇。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又尖又细的嗓门的升起,只见赵匡胤在众多宫女、太监的簇拥下从后面走了出来,文武百官全部跪了下来,赵匡胤拂起袖子,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的双眼不停地扫描着底下的大臣,这时,一名老太监慌慌张张地从殿外跑了进来,禀道:“启禀皇上,穆元帅派人送来辞呈一封,请皇上过目。”在场大臣顿时面面相觑,潘美、赵光义暗自窃喜。
“什么?辞呈?他……他走了。”皇帝黯然失色,急忙跑到殿下,随手接过太监手里的《辞呈》,上面写道:“陛下明鉴:皇恩浩荡,臣不敢有违,然,仕途官宦,非臣所及,臣无德无能在先,岂可滥竽充数,枉食国之俸禄?普天之下,陛下堪称一代仁君,望陛下恩泽万民同时,准我等退隐归林,且,臣属界外之流,不宜以已之悦而阻史之蹄,另,臣奏请陛下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