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吃,这都是帮着他们家送贼的人,可不能让人家饿肚子。
杨幺妹端着一大盆发好的面团过来:“娘,咱们蒸馒头,这面团我昨晚上就发好了,本来想着多蒸点出来,平安出去玩儿的时候还带着去吃,结果这不是下雨了吗?不去了,咱们给蒸了。”
“行。”杨二奶奶让杨二爷爷烧火,她和杨幺妹把馒头弄好就能上过蒸了。
杨继西他们在派出所还待了一会儿呢,等他们回来时,馒头刚上桌没多久,杨幺妹还做了一锅蛋花汤,除了杨继西外,还有五个人,每个人一碗蛋花汤,三个大馒头。
馒头蒸了两锅出来,管够的。
侯长亮他们还送来了玉米粑。
杨继西三两下吃完馒头,喝完汤后,便坐在角落摸着葱头的脑袋。
杨二奶奶还在那骂呢:“这也太不是东西了!我记得从前就是不关门,也不会有人偷啥东西。”
“二婶,那是因为从前家家户户都穷,没啥好偷的,现在日子好过了,家里也添了些东西,这贼不就开始惦记了吗?”
“是啊,你们家柴房我觉得可以打了,这样两个院子就成一个,前后都能瞧见挺好。”
杨继西点头:“嫣嫣也是这么说的,兄弟们还得请你们帮帮忙,回去帮我把柴房给顺开,小菜地当柴房,这样院子也开阔些。”
当初柴房在那,也是想着能遮挡住杨老汉那边的目光,现在都过继这么多年了,早就是两家了,看不看也没啥。
杨继康他们的柴房还在那边挡着呢。
“一句话的事儿,客气啥。”
“就是,冲着二婶这么好吃的馒头,我也冲在第一个啊!”
杨二爷爷被他们逗笑了:“那就再多吃些,锅里还有呢。”
杨幺妹又给端出两大碗馒头出来,招呼他们尽管吃。
平安在裁缝铺那边喊她,说有人来做衣服,杨幺妹这才解下围裙过去了。
一行人回到生产队时,杨大爷爷和葱头也跟着回去了。
队里好些人都在说杨家大院进贼的事儿,一时间没有院子的人家也想着要不要起个院墙啥的。
回到大院时,杨继西发现家里也有不少人,围着孙桂芳问昨天晚上的事儿,把发现贼人的嫣嫣和团团一顿夸,而杨继西和孙桂芳却一阵后怕。
这要是孩子莽撞一点,那可要出大事儿的。
好在嫣嫣是个机灵的。
杨老婆子见他们在拆柴房,想了想后,拉着杨继东道:“我们这边的院子,被你大爷家的柴房给挡住了,这样他们倒是一个院子,咱们这边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