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没有停止过,而这枚传国玉玺自然也是屡易其主,辗转流传二千余年,据说是在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后,这枚“传国玉玺”也随之不见了踪影,至今仍无下文,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以董三爷的祖上多尔衮的身份,有传国玉玺的印文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他为什么要让我们看呢?让我们看什么呢?
我心中有些不解,看了看董三爷,小心的说道:“三爷,实不相瞒,这‘传国玉玺’咱倒是也听说过,而纸上的那两句话,恐怕我俩也只能看看热闹,要是指望我俩能说个子丑寅卯,我看您得失望了,我们哥俩根本就没长那有文化的脑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恐怕这辈子也是参悟不透了。”
大牙也是不住的点头,笑着说道:“三爷,不瞒您讲啊,我是大年夜卖年画,不懂这里的门道,我打上小学起,这语文就不好,这纸上的半文半古的两句话,在我这儿就是猪八戒听天书,一窍不通,我是晃着膀子想出点儿力,但是实在是帮不上您啥忙,实在是力有余而心不足啊!”
董三爷呵呵一笑,让我不用那么客气,就是闲聊聊天,不打紧。说到这里,他自顾自的笑了笑,然后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指着那张羊皮纸告诉我们,这件东西是当年努尔哈赤临终前不久交给多尔衮的,上面写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只是我们,他也一样弄不明白。这张纸到底有什么意义,恐怕除了努尔哈赤和多尔衮本人,谁也猜不出来了。
说到这里,董三爷很无奈的笑了笑,指着上面的印文说:“我不知道在这上面下了多少工夫,但是始终也没有琢磨透里面的玄机,这字面上的意思,无外乎是在说,‘我也有我的难处,不敢效仿他人,按天道行事’,但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好像根本没有说完,我都看了几十年了,也没看出这话有什么深意。倒是这印文,却让我有些意外。别的不说,就这枚玉玺几次的消失,几次的出现,本身就极具传奇色彩,耐人寻味。”
我和大牙一听这个,也比较感兴趣,就让董三爷详细说说看,我俩也当学习学习。
董三爷呵呵一笑,说是权当故事听了,倒也是个乐子。据说当年元军攻破了南宋的首都临安,在宋元最后一次海上大决战中,宋军失利,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了。一个自称是开国功臣的曾孙的人拿着一枚玉印在街市上叫买,大元朝开过功臣伯颜命御史中丞崔彧买下了这块玉印,后来发现这竟然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从此,这传国玉玺便成了元朝的国宝了。
而明太祖朱元璋灭掉了元朝以后,元顺帝退居漠北,同时也带走了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