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地宫,棺室留后门不说,又在门后打了这么多条通道,这在风水上根本就讲不通,甚至说是风水上的大忌。而看这些隧道的修整痕迹,有板有眼,也不像是仓促之间能完成的,虽然都没有砌砖券顶,但是这看这工程量,就算调来专业的工程队,没有一年两年的工夫怕是也干不完这些活。
明显这些隧道不是盗洞。倒是听说过,有的盗墓者进入墓中后,盗洞坍塌,不得已要从里往外再打出一条盗洞,运气好了,就可以难过一劫,运气不好,洞还没等打到地面上就憋死在这里面了。这里也不太像是这种情况,真要是这样,单说这工程量,这盗墓的得是啥体格子能在地底下奋斗好几年啊?这素质干盗墓的简直是太屈才了!。
柳叶歪头看了半天后。指着这些隧道不太确定的说:“我怎么感觉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这才四面八方开始挖隧道,而且你看这些洞口三个人都可以并排走,明显是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肯定是有目的才这么做的。”
大牙“哧哧”一笑:“找东西?上这地底上找什么东西?找耗子精吧!”
我懒的搭茬,快步走到洞边,仔细的看了看挖隧道时的锹印,这才发现这些隧道大不简单,地面上竟然还有些车辙的印记,似乎是用推车往出运土,这样大的手笔可绝对不会是普通人能折腾的起的。赶紧叫柳叶他们来看看地面上的车辙印。
柳叶蹲下来仔细的看了看,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又往前走了几步,这回头对我们说:“不用猜了,这洞就是修墓时挖的,这车轮印明显不是现代的。”
见我和大牙有些不解,她指着车印告诉我们,现代的车轮都是用橡胶做的,里面有软胎可以充气,转动时靠轴承,减压性能良好。而古代的车轮都是木头制作的,固定在车轴上,连同车轴一同转动。谈不上减震。眼前的这些车辙印,两只轮子陷入地面很深,边缘很硬,受力均匀,肯定不是现在橡胶轮胎压过的印痕。
清代的车辙印?
难道这里是当年修建陵墓时一同开的工?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真的是在找什么东西吗?怎么找到地下来了?而且又是这陵墓之中呢?如果真的是在找东西,竟然会躲在陵墓里找,这么隐蔽,难要是要遮掩什么吗?
难不成是为了传国玉玺?
一起到这儿,我激灵一下找了个冷战,手里的矿灯也随着摇晃了一下。
柳叶和大牙见我有此不对,赶紧问我怎么了。
我盯着这些隧道告诉他们。我突然间想起一件事,有个大胆的猜测,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