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片刻,诏书起草完毕,送至望江楼中。
朱元璋看了,让武士递给百里濯缨。
百里濯缨展开诏书,只见诏书上写着: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
予恭天成命,罔敢自安,向与定河军携手,屡破强敌,今临大敌,当复并肩北趋,逐群虏,拯生民,复汉仪,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百里濯缨笑道,“刘先生好文采,百里濯缨受教了,如果这檄文发布到百姓中去,我汉人百姓一定欢呼雀跃……我却也为吴王殿下做了件好事!”
百里濯缨说的没错,汉人对蒙古人的压迫已经忍受了七十多年了,朱元璋诏告天下准备北伐,一定会为他赢得巨大的声威。
刘伯温点点头。
即便是朱元璋,也不得不点头承认。
“百里濯缨,诏书已经拟好,你放人吧,这样对大家都好!”刘伯温对百里濯缨道。
“没错,对大家都好,就是对我不好!”百里濯缨点头答道,他的眼光掠过望江楼外,哪里的箭簇偶尔闪出一缕暗光,“待小雅离开我三尺,我就会被乱箭射成刺猬,对吧,吴王殿下?”
百里濯缨的目光从眼前众人的脸上掠过。
朱元璋的脸上略显失望和恼怒。
刘伯温的脸上则多了几分尴尬。
徐达面色沉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徐达的身后是常遇春,百里濯缨的目光和常遇春的目光微微一接,百里濯缨感觉到那目光中的赞赏之意。
朱元璋大手一挥,“把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