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过他的手,将这条五色绳系在他手上,嘴上叮嘱:“端午后第一场雨时要剪下来丢掉。”
宁倦轻轻摸了摸陆清则亲手给他系上的绳结,抬眼一笑,眼眸晶晶亮的,映着满室生辉:“对了,老师怎么忽然问起了武国公的事?”
“唔,听长顺说,武国公今年也不回京,”陆清则想起这茬,“好像从未在京城见过史大将军,也甚少听人议论?”
这借口多少有点蹩脚,陆清则不是好奇心特别旺盛的人。
宁倦却只是点了下头,陆清则说了他便信了。
“武国公三代镇守漠北,满门忠烈,父兄战死沙场后,如今的武国公史容风少年袭爵领兵,独守漠北几十年,确实很少回京。”
略一沉吟后,他继续道:“约摸在十二三年前,武国公就不再回京,只派副将进京述职。”
这回是真好奇了,陆清则不由自主地往宁倦那边靠了靠,认真听着:“为何?”
淡淡的梅香扑近,稍微浓郁了点,宁倦满意地半眯起眼:“此事还得从一桩旧事说起,二十年前,武国公曾与一漠北女子成亲,史夫人生产时血崩离世,留下一子,武国公与夫人感情深笃,将儿子留在身边教养,没有送回京城,只请封了世子。”
“小世子长到五岁时,鞑靼与瓦剌联手偷袭进犯,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漠北战乱,彼时龙椅上那位忙着修仙,阉党势大,武国公又得罪过阉党,整整一月,粮草竟都未调齐,漠北的士兵只能用死马肉并着深埋地底的草根果腹,”宁倦嘴角勾出丝凉薄嘲讽的弧度,“……最后还是卫鹤荣联合兵部与户部尚书,强行调了粮草送去。”
陆清则不免愣了一下。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卫鹤荣是聪明人,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不过他会直接出面强行调军粮,倒有点出乎意料。
毕竟那时候的卫鹤荣还不是权势滔天的卫首辅,得罪了阉党,八成也得遭罪。
“没有粮草补给,漠北几乎陷入死局,武国公秘密派精锐亲兵,护送小世子回京,没想到消息走漏,半道被人偷袭,彼时战局胶着,武国公得知消息,却不能亲自去救,人手更是调无可调,等有了喘息之机,再带人去找,也已经晚了。”
陆清则深蹙着眉,心里堵得慌:“那孩子死了?”
宁倦见不得他皱眉,伸手轻轻抚平他的眉头,指尖下落时,在他眼尾的泪痣上略微一顿:“那队护送小世子回京的亲卫悉数战死,唯独不见小世子的尸首,除了武国公,所有人都觉得小世子已经死了,毕竟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在那种战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