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贵,这店卖的还不错。叶嘉问的时候,他都说肉没了,明儿来。另外两家一个做客栈的。客栈,兼卖吃食。唯一一个就卖吃食的,做的是馕和面。一个馕五文钱,面十文一碗。
叶嘉买了个馕尝尝,就普通的馕。吃着就单纯的粮食味儿,顶饱。
转悠了一圈,叶嘉心里有了底。她一点不耽误,扭头就去铁匠铺子找铁匠打煎锅。那种底是平的,后世做水煎包那种大煎锅。家里没那好炉子,又去买了一个。
这一通花下来,她手里攥着的那两银子只剩几个铜板。叶嘉也是够心狠,下得去手。就剩那么几个铜板,她还叫了个牛车,把炉子和羊奶一车拖回去。
坐在牛车上晃晃悠悠地到了家门口,余氏正蹲在井边上打水。
估计是刚起来没多久,脸上还挂着愁容。扭头看到叶嘉又一大车的拖回来,扔下瓢就小碎步跑过来。这一大早的,余氏心里就懊悔昨日不该当着叶嘉的面哭。她真的怕她晓得周家没活路,彻底嫌了周家,跑去镇上找那个男人:“这是打哪儿回来?”
叶嘉自己拎着羊奶,请了赶车的老汉帮忙把炉子给卸下,转头语速极快地跟余氏说了自己的打算。
余氏听得心里又是惊又是没底:“这生意真能做吗?要是赔了可咋办?”
古时候朝廷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人最是地位低下被瞧不起的。余氏是官宦之家出身,虽然流放了三年,这个心里固有的想法没那么容易变。她此时犹犹豫豫的一是心里对商人低人一等介怀。二是像诗人叹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商人的活计是最没有着落的。她心里没底。
但叶嘉都已经把炉子买回来了,锅在打,三日后就能取,工钱也给了,她也说不出反对的话。心里嘀咕着叶氏沉不住气,她还是过来搭把手,跟叶嘉一起把炉子给抬回了屋。
叶嘉没留心余氏满面愁容,把自己缺银子买食材的事直说了。
余氏捏着昨日才结的一两银子手背都出青筋了,舍不得。蕤姐儿蹬蹬地从后厨跑过来,一面跑一面喊婶娘:“鸡崽,喂过了。婶娘,早上吃饼饼呀!”
看来是真的好吃,小孩儿昨日吃过,早上还盼着饼呢。
叶嘉也没强迫她拿,原主的前科太多了。次次要到钱转头就填补了娘家。叶嘉琢磨着要去镇上卖吃食,往后就得吃苦。瓦市赶早,不能错过了高峰期。二锅跟灶都很重,要生意好得现场做。这些东西搬过去需要车。不过好在王家村离镇子不远,费点力气抬过去也可以。
虽然吃点苦,但跟人家挑担子的比起来,也不算太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