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凝应该还没去过锦花台吧?我当初在锦花台跳舞时,你才这么点儿大呢。”
她另一只手比了一个高度,那是五六岁小孩的高度。
仿佛沉浸在往事中,荣宓的神情有些缥缈,顿了顿,又续道:“锦花台不过是那些想求扬名上京的姑娘们的战场,实在无趣得紧,偏偏还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阿凝,你想在锦花台拿第一么?”荣宓问道。
阿凝想了想,点了点头。她长这么大,虽然事事听荣宓的,但偶尔也有不一样的见解。名利之事,天下人共逐之,阿凝觉得姑娘们想要以锦花台出名,实在是可以理解。真正不在乎名利的,只有两种,一种是青灯伴佛的高僧老尼,一种是已经名气过人而不想更加有名气的人。至于荣宓,显然属于后者。可她荣宸,目前为止,还属于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荣宓捏捏她的手,欲言又止,最后只笑道,“你还小,年满十四才能上锦花台,你日后再考虑也不迟。你的琴谱呢?拿来给我瞧瞧。”
阿凝离开靖北王府时,已是太阳西斜。
马车走在街上,阿凝掀开帘子的一条缝隙,好奇地偷看外头忙忙碌碌的贩夫走卒。她自小在黄金窝里养着,出门又少,总觉得平头百姓的生活方式十分奇异。
马车忽然停了。阿凝正要问话,马车的帘子就被掀开了,窜进来一个高挺的身影,穿着石青色暗花锻面墨绿团花刺绣的圆领袍裾,一张俊脸笑得很灿烂。
“小书呆子!可截住你了!”赵玹毫不见外地坐到阿凝身边,又吩咐外面的车夫,“去飞景楼!”
阿凝目瞪口呆,忙阻止车夫道:“等等!”
她转头看赵玹,“去飞景楼做什么?”
赵玹莫名其妙道:“去飞景楼自然是吃饭。还能做什么?”
“我不去。我要回府吃饭,娘亲还在等我呢。”
“我刚从荣府出来呢,”赵玹道,“已经跟舅母说了,让她不用给你准备晚饭。”
阿凝瞪圆了眼睛,“你……你……”
赵玹看她被自己逗得话都说不出来,双眸圆溜溜水润润的像只娇娇小猫儿,立刻心情大好,又喜欢得不行。但脸上却露出一副苦瓜相博可怜,“你看我在宫里关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出来了,你呢,前几日忙于画画,这几日又忙于弹琴,就没一日能空出来陪我的。今日我在衔思阁等了你半日也不见你回来,这才出来接你的。我就想跟你一起吃顿饭,圣人先贤都很有同情心,小书呆子你读了那么多书,怎么就没点同情心呢?”
连圣人先贤都搬出来了。阿凝默了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