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教导起来。
这样一来,尔淳和皇太后的关系倒是愈发的好了。尔淳也经常带着精心准备的点心、汤品去寿康宫,当然少不得要先去慈宁宫请安。只是似乎康熙和太皇太后也相当满意这样的局面。
虽然尔淳活过一世,但是对于后宫里头的门道,也只是一知半解。皇太后入宫过年,先帝时经历过多少风雨,何况在太皇太后身边多少受了点熏陶。尔淳心想,要不是董鄂妃那时在后宫独领风骚,皇太后怕也不会这么“默默无闻”。只是这些年的经历早已让这个还不到四十岁的女人心如死灰,整日里除了去慈宁宫陪太皇太后就是在寿康宫的佛堂里面礼佛。虽然见了谁都是一张慈祥和蔼的面孔,但是那笑容从未深入眼底。这,又是一个被困在深宫里面的可怜人。
尔淳庆幸这一世能有这样的机会跟皇太后亲近,这位老人前世给她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只是在这几日的接触中,愈发喜欢和她交谈。人大概都会有这样一个时期,期望与年长的人交谈来获得更加成熟的想法,或是希望对方能帮助自己走出疑惑。
皇太后原本也只是因为康熙的嘱托才教导尔淳,对于没有丈夫的宠爱和没有儿子的她来说,玄烨继位后能以亲母之礼待她让她很是感动。即便是做戏,这么多年了也早就弄假成真了。而且,玄烨8岁丧父,10岁丧母,肩上又担负着大清的江山,小小年纪就要面对前朝的波谲云诡,她心里也是十分心疼。
初时,皇太后对尔淳的印象并不算好,只因为看到尔淳她就要想起董鄂氏。那女人也是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虽然生的好样貌,但是那弱不禁风的神态让当时刚从草原马背上下来的皇太后心里堵得慌。尤其是在先皇面前欲语还休、泪眼凝噎的样子,不动声色的就给她们上了眼药。因有姑姑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即使当时有太皇太后给她撑腰,她也收敛了自己的性子,两耳不闻窗外事,权当个睁眼瞎罢了。
尔淳进宫之后,她原也存了看热闹的念头,又来了这么一个有弱柳扶风之姿的女人,不知道这后宫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她也像太皇太后一样担心过,怕玄烨会栽在这个女人身上,不过相比之下,她对玄烨更加信任,那个孩子永远知道什么是最重要。
而时日一长,皇太后就发现尔淳并不像外表展现的这么柔弱。她心中有要坚守的东西,而且她还很聪明。一进宫便顶着贵妃的名号,在一个半月内既能稳住圣宠又能在宫里站稳,当真不容易。女人要在这后宫中生存,光靠美貌是不行的,必须要聪明。可是,尔淳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太善良。果然还是小姑娘,对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