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反感皇上怎么让一介女流到上书房教授皇子的几位儒学大家,在听过巧言的第一节课之后就闭了嘴,这些东西可不是他们插不上嘴的,实在是什么都不知道啊。偶尔听到巧言惊人的言论的时候,熊赐履、李光地等人还试图去反驳,可几句话之后就说不出来了。
李光地一开始见到巧言还问了句,“区区女子,何如男子?”
巧言面不改色,回了一句,“无汝母,何有汝;无汝妻,何有汝子;无女子,何有男子?”
这样的话,让他们如何作答?只能说着强词夺理,甩甩袖子走掉了。
因为在驿站材料丰富,所以巧言做了好些个实验小道具,上起科学课来就更加生动有趣,连一向不怎么喜欢学习的胤眩继媒蚪蛴形丁?br />
不过一日下来,巧言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她的这些东西虽然康熙接受了,但是这些大臣,国家运作的骨干力量,并不接受。可是如果他们不接受,即使是在封建统治下的清朝,也不会因为皇帝的命令而发生根本上的改变,因为下面的人不重视。
如果只是靠着她所知道的或者说那些书本上所记载的东西,大清一时领先了世界,却不思进取,没有更多的人走上科研的道路,那么中国还是会重复以前的历史,那段屈辱不过是推迟到来而已。
所以,比起让现在的大清强大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整个国家意识到,所谓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已经长大的,有了自己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辈人来说,或许还可以用君王的强制命令,还有那些可见的事实成就来震撼他们,只是无法改变他们的观念;但是对于下一辈,如果可以从小教育,铸就一种新的观念,那么改变将是巨大的。
得益于天朝的思想教育,巧言深刻的认识到了它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反正那些知识的课本都有,只要按照现代那样建立起学校来,那么她相信只要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大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巧言兴致勃勃的打算将计划完整的写下来,补充修改后呈给康熙看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又一次打击了她。
威廉拒绝了理藩院的所有会洋文的官员,执意要求巧言继续给他当助手,不然他就不能继续进行研究。
康熙没办法,那个蒸汽机他已经看过了,如果真的能像威廉所设想的那样进行应用,效果或许真的会比较惊人。虽然对此并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因为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实在是新奇的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康熙还是希望威廉能够实现他的构想。况且巧言也说了,那个发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