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大行皇后的谥号不应该由皇上亲拟,而是由礼部拟出几个后再由皇上选定。因此,皇后的谥号往往要等到去世一个多月以后才能定下来并下册文。
可是如今,大行皇后,哦不,是孝懿皇后薨逝也不过十来天的功夫,这就样样俱全了。不过也没人敢跳出来说什么,主子爷对孝懿皇后的情意他们都看在眼里,何况瞧瞧这谥号,再看看主子爷紧接着改仁孝皇后谥号为孝昭的举动,谁还敢在这个时候上赶着触霉头。
一月未到,康熙便病倒了。
众人都以为皇上这是哀伤过度,一边感叹着皇上对皇后用情至深,一边惋惜皇后无福消受。只有梁九功知道,皇上哀伤不假,但若不是每日里还要抽血出来,哪里就能倒下了。何况自从回了宫,皇上每日进的都是大补之物,补血养气的。他是主子爷的贴身太监,跟了多少年了,这些事儿自然瞒不过他。但是他也知道,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能往外说的。即便主子爷没有吩咐他,他也明白即使是皇太后问起,他也只能说不知道。
胤礽开始了又一次的监国,每日里除了哭灵,便是到乾清宫替皇阿玛批阅奏折。好在这都是做惯了的,只不过这回他可是要直接在奏折上写上朱批。从前许多大事最后都是由皇阿玛决定的,这一回却是完完全全要他来做主了。
大臣们看到奏折上明显不一样的笔迹,小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难不成这皇上真的因为皇后之死伤心至此,连写字的力气都没了?这皇上正值壮年,太子也是朝气蓬勃,若是如今就将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了太子,不知道皇上病好之后还能不能收回这个权力。
可惜,他们谁也没能见到这一天。
直到孝懿皇后的梓官迁往景陵,牌位升附奉先殿,康熙的病都没能好起来。
血还在抽,只不过抽血的人由婧瑶换成了一个乾清宫的宫女。就在孝懿皇后的后世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婧瑶也教会了一个宫女如何抽血,并且向康熙求了一个恩典,出宫去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甚至连康熙都不知道。康熙也是想不明白,明明过了孝期就可以让她和福全完婚,为什么她偏偏要选在这个时候离开。只不过婧瑶的态度太过坚决,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福全知道之后急得不行,想要去寻她,却被一封信挡住了。他原就不想勉强婧瑶,既然她并不想趟王府后院的浑水,他也只能放她离开。只是福全的心底永远有那么一个身影,挥之不去。
康熙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医诊断多也只有一个气血两亏的结论。再多的人参、灵芝、天山雪莲,也没有让他的身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