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女朋友,看起来还要出国留学了,似锦前程正在前方等着他。
所谓冤家路窄。虽然她不是李梅,但也顶着李梅之名生活了这么久。现在既然遇上了这个人渣,她若不做点什么撕下这个斯文败类的虚伪面具,她就真对不起自己借来用了那么久的那个李梅身份了。
第二天是周日。拗不过陆小琳的热情,安娜跟着她出去玩了一天。回来时陆小琳说带她去自己家认识一下父亲,先以自己朋友的身份。安娜婉拒了。见她不去,陆小琳也只好作罢。两人约好下次有空再见面,分手各自回了学校。
转眼又一周过去,又到了一个周末。
这一周里,安娜收到了来自朱建斌写的三封信。信里倒没写别的什么,只是诗歌而已,信末附加几句赞美她的话,或者发几句关于生活的感叹随想。最后一封信的末尾,提醒她不要忘记参加周末的诗社活动,说自己非常期待她的到来。
如果不是已经知道了他的真面目,光看这几封信,朱建斌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才情,温润如玉。诗歌写的确实还行,就连恭维她的言辞也挺匠心的。有时嵌合几句古诗词,有时引用外国诗歌。总之,既能达到赞美和表达自己仰慕之情的目的,又不会叫人感觉尴尬。
到了时间,安娜效仿别人那样夹了个笔记本过去。到了会场,里头人已经很多了。她在门口站着张望了下,一直留意着门口方向动静的朱建斌就看到了她,眼睛一亮,和边上的干事说了声,立刻面带笑容地朝她迎了过来,热情招呼她入座。
现在诗歌正当流行,活动请来的诗人也非常有名。整个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讲座里妙语如珠,结束后许多学生纷纷挤到主席台前竞相请诗人给自己签名。
安娜合上笔记本,看了一眼朱建斌,转身离开。
果然,朱建斌很快追了出来,问安娜为什么不要签名。安娜说人太多,挤不进去。朱建斌就说她要的话,自己可以替她拿去给诗人单独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