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奖金也发了,正好付买地的费用。并以地为抵押,又贷了10万的款。现在办厂的手续在走流程,让周韵去予州看看地,正好从予州坐火车去新疆。
周韵前世已习惯性跑来跑去联系业务,就准备要走,但一家人都不同意,说张泽虽然人很好,知恩图报,但她一个小女孩跟着他也不成样子,让周胜武随着她一起去予州。周韵觉得这样也好,告诉养母一家说这次要跑厂子的事,会出去时间长些,让他们别担心。
周猛开着新学会的三轮车送他们去乘车,顺便把人家要的咸花生送过去。
周庄所在的周庄乡与十里铺镇相距十几里远,两个地方之间还没有客车来往。从周庄乡到县城就要在十里镇坐发向县城的车,周猛不想等,干脆直接送他们去了县城坐上车才回去。
这时候县城去省里的客车还没有带空调,窗户都是那种可以自由打开的,密封也不严,坐了一会儿周韵就觉得脚冻得有些发麻,不由跺跺脚。
周胜武说自己耐冻,忙和她换了座位,让她坐在靠过道的一边。听到外面有喊卖烤红薯的,他又下去买了两块烤红薯过来,“拿着暖手吧。”
“哥,你也暖手。”
人没坐满车也不发,两人各拿了一块红薯在手里,倒腾着两只手都暖和和的。车上的人看他们两个这样,也下去买了红薯,把卖红薯的高兴得直咧着嘴笑。
一直到红薯外表不冒热气了,两人才把它吃进了肚里。烤的红薯和他们自家种的白芯的不一样,是偏橘红色芯的,淀米分含量少,不适合做红薯淀米分,但适合吃。
周韵从窗户看到,烤红薯的烤箱还不是后世那种抽屉式的,而是泥糊的一个圆筒状炉子,红薯就是贴着筒壁烤的,一次烤得不多。但这样烤好的红薯很软,皮一揭之后都立不起来,得用手托着吃,又软又甜像糖稀似的,却又不腻,周韵吃得不亦乐乎。
像烤烧饼的炉子似的,后来就再见不到这样的炉子了,都换成了那种抽屉似的,每一层都是几根金属做成的架子,一次可以烤的份数是原来那种的好多倍,但再烤不出这种贴着泥土的炭火的香甜味。
车子在市区转了多圈,在车站外又捡了不少人后,终于真正出发。张泽发了短信过来,“上车了没有?上车了问问车到予州哪个站,我好去接你。”
问过司机后,想到以往坐这种客车的经历,周韵回道:“去的是南站,大概要三个小时后才能到,我和我哥一起呢,不用急。不过别忘把我们去新疆的车票买了。”
看到短信前面张泽还在笑,又怎么能不急呢,他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