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到七八岁上,二公主差不多也该封了。
恰在这当口,上一任南宫侯辞世了。南宫老侯在弥留之际向京都的皇帝上了封遗奏,表达了希望天子赐公主给长孙为妻的遗愿。皇帝见老侯爵奏章写得感人,又想起南宫家族也是皇家的近亲,就查了查女儿们的年纪,将年龄差不多的王美人的二公主许配了过去。自此,按华夏的传统,王美人二公主就有了正式的称呼——南宫公主。
本来,皇帝打算同时给这个女儿封汤沐邑的。
不料这边有司正查郡县呢,那头晁错提出《削藩策》!!
于是整个朝野都乱了;各地诸侯王蠢蠢欲动,社稷甚至出现了不稳的危险预兆!到这时节,家国大事都忙不完,哪儿还顾得上一个小女孩的区区封地??
然后,
谁也没料到,不甘寂寞的南宫公主竟会以那种愚蠢的方式在‘挑选和亲公主’一事上╮(╯_╰)╭大大出把风头!
天子陛下非常恼火,
自此对这个女儿的观感急转直下,态度也冷淡了许多——虽然本来也没多热情。
再后来,
以吴国楚国为首的叛军挑起‘七国之乱’。皇帝陛下忙着调动全国的力量平叛,日夜担心战场的胜负,就更不可能想到南宫的汤沐邑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
由于紧随其后的内战的爆发,天子对王美人的这个女儿产生了‘冒失,添乱,不详’的严重负面印象,完全不想看到听到关于她的消息。
帝王的心思,
是最被人揣摩、
也是最被人╮(╯▽╰)╭迎合的。
朝臣和后宫上下很快就察觉到了天子这个新添的好恶——职责在身的宗正,对‘南宫公主采邑’这话题采取拖沓策略;至于另一个最该开口的当事人生母,想想(vv)王美人这人多明智多贤惠啊,就更不会到君夫跟前去惹人烦了。
没有汤沐邑,意味着没有收入。
这种情况下能有积蓄才叫见鬼了!
‘说不定连平日打赏下人的零钱,南宫都得从母亲那里讨要,向姐姐还有弟弟妹妹手里借……而且还年复一年,总是如此……真惨!’
想到这里,阿娇暗地里叹口气,问胶东王刘彻具体还需要添些啥?只要有的话,她自然不会吝啬。
刘彻表示其他都好说,
主要是缺首饰,缺能体现大汉公主尊贵身份的上等首饰——众所周知,天子在后宫上的用度上向来╭(╯^╰)╮力行‘克制’。
馆陶翁主陈娇‘噗嗤’一笑,走到窗口,让走廊里守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