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悦看了下标价:一万元。如果是真的,那太值了。
于是她也过来看了看。店主很热情地推销:“这位小姐,这是慈禧太后用过的蜜蜡朝珠!”
蜜蜡上,开片的确都有。而且很自然。沈悦又悄悄用指甲磕了一点,趁着店主不注意的时候,放在舌头上一舔。然后,笑了笑:“回头再来看。”就拉住小泽走了。等到无人的地方,才告诉他:“东西是假的。现代树脂仿品。”
“什么?!”小泽惊了:“你怎么看出来的?!”
她拍了拍手:“姐姐我不光要看,也要尝。教你一个办法看蜜蜡。真的蜜蜡,是淡淡松香味道的。假的蜜蜡,你舔一口就明白了。有一股辣味。”又拍了拍他的头:“小子,别读了几本书,就把自己当个佛了。”
接着。他们去了陶瓷一条街。沈悦挨个挨个看过去,都摇了摇头。
果然,现代难以捡漏啊。东西,基本是假的。偶尔真品,都是残缺的。小摊贩们坐地起价,还死高死高的。但是呢,瓷器收藏,有一句俗话:瓷器一破,不值半个。瓷器起毛,不值分毫。她要捡漏,也只捡有潜力价值的完品。
如此这般。逛了一个早上,还是没见到真的。
小泽叫了起来:“我饿了!”
她就带着小孩,先去下两碗面条。这家面馆,正对着对面的旧货市场。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小摊贩们,正在挑着扁担换班。因为地价贵,这些倒卖古董的,都是三班倒。早上一班人,下午一班人。晚上,另一班人。
小泽吃着腰花拌面,她吃的是清水寡面。心思在外面。
忽然,一个老人挑着一箩筐的瓷器路过。她看到一只大漆盒摆在箩筐正中间,那品相,那包浆。一下子动了心,于是丢下筷子和小泽:“在这里等我。姐姐去去就来。”拎上包,就追了上去。等老人摆摊之后,她就摸了上去。
沈悦先假装看其余的东西,然后转到了这一只漆盒上:是一件脱胎朱漆菊瓣形捧盒。内外通体髹朱漆,漆面润亮,历久如新。这么讲究的工艺,看样子,可能是乾隆朝向苏州漆作定制的御用之物。只可惜了,保存的不太好。
她看了又看,觉得“大概错不了”了。斟酌了下,又想拿起来看一下。哪知道手指刚触碰到,顿时,周身如入冰窟一般寒冷——明明日光底下,她却听到了淅淅沥沥下雨的声音。一个脚步声响起。近在耳边,眼前一晃。似乎出现一个上下两层的小洋楼。楼下的地面上,好像有什么脏脏的东西。那是……一枚血脚印?!
沈悦吓了一跳,立即缩回了手。顿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