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玉米这样的政绩送给管理平远镇的知县,想必对方是绝对不会推辞的,到时候,玉米变成了官家的东西,看那个不长眼的敢来找麻烦!
知县府就在平远镇上,很好找,挨着衙门一座青砖大院,挂着“知县府”的匾额就是。
“你是何人,此处乃是知县府,快快离去。”
拦住邵逸堂的是知县府的两个家丁,其实说是护院更为贴切。
“两位大哥好,我是平远镇小溪村的村民,我有要事想要求见知县老爷,还请两位帮忙通报。”
将银子塞到两人手中,邵逸堂毕恭毕敬的道。
“你等着。”
两个家丁对视一眼,将银子揣到怀里,其中一人就跑了进去,不过片刻功夫,那家丁就返回,将邵逸堂带进了知县府。
知县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人,名叫方耀平,一张国字脸,相貌周正,看上去很和气,此刻正穿着一身官服坐在大厅的主位上喝茶。
方耀平在平远镇已经当了二十年的知县了,一直政绩平平,上面也没什么关系门路,年轻的时候还想着干一番事业,现在年纪大了,心思也歇了,准备再干个几年就退下来养老。
这人年纪一大,心态就平和了,对于贸然求见的邵逸堂也就本着亲民原则,叫人领了进来。
“听说你有要是见本官?”
方耀平喝了一口茶水,打量了一下邵逸堂,见此人虽然背着背篓,脚上还有泥土,但相貌堂堂,不卑不亢,到是有几分气度。
“大人有礼了。”邵逸堂对着方耀平鞠躬行礼,接着将身后的背篓放下,恭敬地将背篓里的玉米拿出放到桌上,示意知县查看。
邵逸堂不敢托大,这是个真实的古代,阶级分明的古代,不是电视剧,就算面前的知县是个九品芝麻官,但一不小心得罪了,人家照样踩死他。
“知县大人在上,小民邵逸堂,奉父母之命从海外回乡,桌上的食物叫玉米,是小民从海外带回来的,经过小民的尝试,发现玉米非常适合在大庆国大量种植。”
“哦!我看看……”
方耀平突然来了兴趣,这玉米金黄的颜色很漂亮,看上去就很金贵的样子,又是从海外而来,当真稀罕!
“老爷,这玉米的产量非常高,一亩地约莫可以产七百斤左右,若是大量发展种植,那么未来的几年,大庆国在粮食方面就将得到很大的突破。”
邵逸堂说的方耀平自然也能想到,虽然大庆国非常富强,但在粮食方面,虽不至于饿死人,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饱,这天下的百姓吃不饱,国家如何能够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