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近四十,十分年青,虽说资历浅了些,但是年青官员十分勤快,一进内阁,十分积极踊跃报效君恩,一时内阁工作大大减轻,皇上接到需要亲览折子的压力也小了许多。
年前萧偃又提了大量的青年官员到了关键岗位上,又特旨昭告天下,明年春闱,将增加进士名额三百名,又另外给了国子监特选名额,着即可推选算学、理学特长的学生以监生身份不必科举,直接选官,但有一年试用期,一年磨勘若是拿不到合格,便退回国子监继续研读。
诏令一出,全国各地举子尽皆欢呼天恩浩荡,全国各地的举子纷纷收拾行囊,准备过了新年旦日后,便要进京赶考。
而内阁中,又有一道旨意越发让人瞩目,年仅十二岁的太子萧瑬入户部,协理户部事,主理推广新粮种一事。
此事一出,大臣们全都心知肚明,皇上这是要培养太子理事治国之能了,先从户部入手,农为天下之本,钱粮一事,但凡明君,无有不通的。户部尚书一贯被称为大司农,如今户部尚书年前已告老,由原户部侍郎裴戎云接任,自然会全力辅佐太子。
“当初,今上提拔裴戎云之时,也不过十二岁,当时辅政亲王、太后尽皆全在,皇上虽未亲政,却仍能慧眼识珠。如今,太子也是十二岁入六部理政,裴戎云自然会全力辅佐,推广粮种,又将是万世流芳之功劳。太子身后还有欧阳文枢和大长公主的支持,不怕站不稳推不动,这安排实在是妙啊。”
丁熏华在观星塔专门留给内阁议事的宽阔长桌前,慢悠悠倒了一杯茶,看着窗外大雪纷飞,感慨着。今日大学辍朝,内阁大学士们却都不约而同来了这栖云庄的观星塔,处理些小事,喝喝茶,聊聊事。
“裴戎云是皇上亲手提拔的,因此会全力辅佐太子?我听说裴尚书为人朴拙,其实于这做官上不大精通,只是难得一个忠心,皇上是为着裴家才提拔的他。”刚刚入阁的任溪大学士好奇问道。
丁熏华喝了一口茶道:“这话也没错,裴尚书确实算个能吏,但能吏咱们朝廷上下也不少,裴戎云身后主要是站着整个裴家。当初守京,裴家精英尽出,如今边将好几个大将都是裴氏的。裴氏族里的文武双全的人才那可是一代一代熠熠生辉的,裴戎云确实在裴家里,才干算不上特别出挑,皇上看重他忠心,有意成全这君臣知遇的佳话……裴家也识相,有世家大族全力支持,这新粮种的推广,想必是无碍的,这田地产量一旦上来,百姓能吃饱了。田地、税法改革必然随之跟上,这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惊心动魄伤筋动骨的雷霆手段等着呢,怕不是还要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