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勾结者外,抵抗者皆被屠杀的消息。再下一城,兄妹俩就能在兴庆府的城头上远远看到铁木真的大帐了。
若后无退路,抵抗之心坚定的人便会多,知道有一条退路之后,死硬抵抗之人便会少。兴庆府内军心已有动摇,内有暗中联络蒙古人的,也有想办法往东逃亡的。李德旺苦苦支撑,并不想认输,只知道这回一松口,祖先的基业就完了。自己顶不住蒙古大军,周兵一来,也不可能与蒙古一战而定,更多的是相持。数目众多的周兵一旦涌入,以西夏的人口、国力,很难扛住他们的同化!
李德旺又坚持了三个月,铁木真再下一城的消息传来,此时距蒙古出兵西夏,已过去将近一年的时光。李德旺忧怖之下,终于派出了信使,向周国救援。
斫答舒了一口气,从架子上拿起了佩剑。
安西军出征了。
*******************
已经有过一次行军,所以这一次行军颇为顺利,沿途居民也比上一次更加友好。斫答心里却憋着火,以为是自己上一次没有处置妥当,才会有这一次的麻烦事。否则西夏稳定,此时大家应该在汴京看风景才是!
然而完颜康此次并没有派他走北路去兴庆府,而是将他派往了南路,与蒙古的另一路大军相持。北去兴庆府的,是史天倪。以他们二人对抗一代天骄,份量并不够,至少兵马上是不够的。
周境,完颜康正准备着亲征,对上铁木真的大军,完颜康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之所以分了梯队,乃是同时准备二十万大军,对现在的周国来说压力很大,需要分出批次来。再者,稍作间隔,也是对兴庆府的压力,或许在两个批次之间,兴庆府会作出更多的让步。
最后,还有一个不能言说的小心思——也可以多消耗一下西夏。这是一个建国百多年的国家,用生创文字、秃发易发的手段进行文化割裂的国家,不进行削弱,难以在短期内对它进行同化。
时机要拿捏得准,不能让铁木真有时间在援军赶到之前重创安西军。必要的时候,宁可赶路,放弃对西夏进一步的削弱,也不能令安西军受损。
作好了安排,完颜康轻车熟路地往兴庆府而去。
兴庆府下,史天倪已经与蒙古军有了一次短暂的交锋了。史天倪满是豪情,蒙古军却异常的小心,他们在周兵手里吃过亏,最可恶便是火器营。见史天倪亦携火器营出战,铁木真下令蒙古兵小作退却,布了一个小小的口袋,引周兵追击。
史天倪追至半途,猛然警醒——这与传说中的蒙古兵不一样,如果铁木真是靠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