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过薛玉润的腰:“来,看看怎么才能睡得更好。”
薛玉润看着箱笼里琳琅满目的欢喜泥塑、《素女经》和避火图,终于明白楚正则为什么能无师自通了。
薛玉润默默地往旁边挪了两步,只换来腰间揽得更紧的手。
楚正则不知从哪儿,变出早先在长秋宫里时,他手上拿着的圆瓷罐,信手放在了箱笼上:“这化春膏也是滋养之物,只是用在事前,事后便不必再涂泽芳露滋养三五日。”
薛玉润:“……”
一时之间,“他原来早就知道这是化春膏!”和“他怎么还把化春膏带来了!”两个念头,在薛玉润的脑海里交织。
她还没想好要挑哪一个来跟楚正则对峙,就见楚正则随手抽出了三本避火图,温和地问道:“汤圆儿,你想试哪本?”
薛玉润:“……”
她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
翌日,楚正则接受王公大臣的贺表,向天下颁布立后的诏书,与臣民同庆。
至此,帝后大婚的仪式才彻底结束。
其后,钦天监选定大吉之日,举办大朝会。
大朝会上,薛老丞相三次致仕,而皇上三次驳回,终于在薛老丞相第四次奏请致仕之时,皇上亲自走下龙椅,扶起薛老丞相,准其致仕。
皇上赐薛老丞相京郊百亩宅院为归老之地,且不除薛老丞相太傅之名。同时,大赏薛府。除金银布缎外,追封皇后的父母,并替薛彦歌和赵滢赐婚。
以薛老丞相致仕为标志,皇上正式亲政。
*
楚正则举办大朝会的当日,许太后一直攥着帕子,焦虑地在宫中走来走去。一直等到傍晚,她终于打听到了大朝会的消息:“可有说如何处置许工部尚书?”
自从去年在朝堂上借着“荧惑犯勾陈”一案,揭露出静寄行宫贪腐的案子,至今尚无定论。看在许大老爷是国舅的份上,尽管他牵涉静寄行宫贪腐一案,但也只是革职待办。
宫侍摇了摇头:“回禀太后,大朝会上,要紧的事只有薛老丞相致仕。”
许太后皱眉问道:“许门下令呢?”
许太后虽然对朝政知道的不多,但她也很清楚,四大辅臣中,以薛老丞相为首。薛老丞相都年迈致仕了,意味着其他的辅臣也要做出相应的举动。
赵尚书令年轻,就罢了。中山王毕竟不理朝政,不用走致仕这个仪程。但她父亲许门下令如果还不致仕,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可她父亲如果此时致仕,贪腐案尚无定论,许大老爷又该何去何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