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亲戚朋友借点,因为工业券有使用日期,过期作废,攒久了就是一张白纸。
借到工业券,买下了大件,然后再慢慢还别人工业券,这会普通人的日子都这么过。
但凑工业券再难,也肯定比弄票容易。
像林薇之前工作的棉纺厂,可以说是他们石城数一数二的大单位了,但也就年底评模范的时候能多发几张票,给的还是一线劳模。
当然,给部队的票肯定比普通国营厂多,但同时部队人也更多,真算人票比例,部队未必比国营厂高多少。
虽然宗绍说得自信,但林薇没想到就这么一天功夫,他竟然真借到票了。
“找我手底下一个连长借的,前段时间我们营搞了个比武,他得了第三,奖励的就是这张票。”
听完他的解释,林薇就知道他心里恐怕早就想好找谁借票了,忍不住问:“他把票借给你了,自己不用吗?”
“他还没结婚,得了票暂时也用不上。”
这时候的票大多是限制地方使用的,像部队发的这张电风扇票,就只能在本市使用,想回老家用,得找人换票。
问题是电风扇票不比粮票布票,后者分全国票和地方票,需要的换找相应单位换就行,只是过程中会有折损。
但电风扇票都是地方的,只能找私人换票,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有你所需要的票据的人,他就一定需要你拥有的票?
不好办啊!
因此,这票放对方手里,最后只会变成废纸,跟宗绍换成工业券,他凑凑还能买些小件的工业品寄回去。
“我们现在没工业券了吧?”
林薇手里的工业券,来之前基本都用了,她带来的的确良布料,两个孩子脚上的新鞋,都是用工业券买的。至于宗绍手里的工业券,也都用来添置家里需要的东西了。
他们现在可以说是,除了存款一无所有。
宗绍说:“我跟他说按月还,就是这半年得辛苦点。”
别看林薇来随军前把家里东西都卖了,好像得了不少钱,实际上好些东西都是折价买,价格跟他们添置的时候不能比。
更重要的是这年头买大多数东西都要票,前头卖了,后脚想添置都困难。
早在做出随军决定的时候,林薇就想到了短期内日子可能不好过,缺的倒不是钱,而是票。因为没有票,所以有钱也没地方花,只能处处省。
来之前就做足了准备,这会听到林薇也没觉得有什么,表态说:“没事,慢慢来吧,不过那什么自行车就算了,近期内我觉得没必要买。”她可不想为了少走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