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纸砚放好,又摸了摸,接着摸黑去院子里洗漱。他们家是用不起油灯的,所以赵雍也不会想着熬夜抄书。他有半年没摸到笔了,心里很想念,上床了还是又去摸了摸那纸张。又粗又硬的,是最次的一种纸,要是字写得小一点快一点还会晕染,再受点潮,就成了一团黑。
可是他仍旧欢喜。他之所以愿意帮忙抄书,一是为了讨好郑村长,这样他离开村子干活的时候母亲能得到照顾。比如他家大儿子会帮他看顾一些地里的活计。二是就是他想写字,他不想忘记写字的感觉,他买不起那些,只能这样做了。
其实他也想过去抄书卖,可是他的字不是很好,再说书铺里都有专门的合作对象抄书的,他没有人脉介绍,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好字让人非他不可。所用这项活计是做不成的。
第36章 开荒
地分好了。
棉花也种上了。
农具也发放了,冬小麦的种子也领了回来。
剩下的就该是收拾自己的荒地了。他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来开荒。但两个月显然是不容易把荒地开出来的,所以周里正他们只领回了一半的麦种。这样也少缴纳了一半的钱。这些麦种再第三年都是要给县衙钱的。
这边可以一年三熟。一季水稻,一季小麦和棉花或者大豆,听说有的地方如果是上好的水田可以一年种两次水稻。比北方强多了,北方大多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两熟,多旱地种小麦和谷子,降水不多,所以种植水稻需要看天气。他们周家村是种小麦和棉花和高粱,也种植水稻的,但是这个水稻要用上好的良田才敢种。
周郡分到的两亩地已经被开垦出来七分种上了棉花。所以还有一点要他自己开垦,这都是里正给他的优待了。但能干地里活的也就周郡一个人,要想在十月份种上冬小麦,周郡估摸着只能开垦出两分地来,这还要他没日没夜的干呢,而且开垦出来也不能种啊,只有薄薄的一层土,肥料没有,恐怕种子种下去也是到来年恐怕也是一无所获。
再说周郡对种田真的是一无所知,他跟着周大福周二贵后面学着,可是周里正家分到的地还多,人家自己都忙的要命,怕赶不上种植。后来里正说了,周郡那块地先放在那里,先和他们一起开荒,开多少算多少,周家村的先一起干,把领回来的种子能种多少算多少。
他才松了一口气,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要是等他把一亩三分地开垦完,能够种植的时候,最少要一年。恐怕最后只有饿死的份了。要是这样,还不如去讨饭流浪。
周郡很感激周里正一家,周娇和路云也不在家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