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安宁关系最好的是两个姑娘,一个家在重县,重县在开原县隔壁,坐马车也就是半天的路程,两人相约日后有空可以再联系,闺名为李梅花,差三个月十岁。另一个则是当初出声告诉她王静消息的姑娘,名叫王翠翠,刚过十一岁生日不久。王翠翠家里则在同样隶属于宣州的高知县,只是距离周安宁要远一些,但这个远也是相对于李梅花,坐马车的话大概要一天半。
这其中,李艳的存在最为尴尬,即使她对所有人都有恩,也由于“不自爱”而被大家隐隐孤立中。
周安宁忍不住在心中叹了口气,周朝的民风还算开明,对女子也不似前朝那样苛责。但即使是在现代,恐怕也有人看不起李艳这样的,何况是在古代。也许是因为自己被她救过的缘故,周安宁对她印象很好,便让李艳加入她们。李梅花和王翠翠虽然有些不渝,但终究是厚道之人,因此并没有反对。
反正她们在这宅子也住不了几天,日后定要各奔东西。
让周安宁尤其惊讶的是,李艳不仅读书识字,算账水平也颇为不错。周安宁对于她的来历更加好奇了——这年代家境好的才有资本识字,只是李艳平时一副前尘往事与我何干的姿态,她自然也不会去戳人伤疤。周安宁索性拉着两个好友同李艳一起学算学。她倒是想习字,但对于李梅花和王翠翠来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算账本事可比认字重要多了。拿人手短,又见李艳现在也是端正做派,两个女孩子对待她上也缓和了许多,平日也会一起说说笑笑。
当看到熟悉的阿拉伯数字和更为熟悉的乘法口诀时,周安宁感觉自己被一道天雷劈得头晕目眩,几乎无法直言——等等,别告诉她,李艳也是穿越者啊!
她以为她这样的穿越者已经够悲剧了,但是和李艳一比,简直成了亲生的。
李艳含笑道:“这是阿拉伯数字,若熟悉了后,比我们平时所用的文字数字要更加简捷方便,这可是两百年前昌义候所发明出来的,之后便广为流传。”
“昌义候?”
李艳一身青衣,不同于初见时的浓妆,看上去文静了许多:“昌义候才华横溢,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例如活字印刷书,火药,玻璃等……九九乘法表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项,昌义侯同时又被称为军神,一生之中未尝有过败绩,还有数十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随着李艳喃喃道来,一个惊才绝艳的身影展现在他们年前,让人恨不得早生两百年,能够一睹昌义候的绝世风采。
李梅花更是两眼发光,周安宁仿佛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