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状元楼名身大振的还是殿试成绩出来后。
等四月殿试成绩出来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安宁他们运气好,今科的状元还真的是住在酒楼中一个叫做张勋的男子。张勋的家境不算好,他念书的银子还是全家卖了田地供他的,或许是因为见过民间疾苦的缘故,他的文章比起其他人,更加脚踏实地,从民生入手,这反而投了凌青恒的喜好。
最后殿试上被他直接一举夺魁,要知道,在会试的时候,张勋的成绩只是排名第十。
这下子,状元楼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状元楼了。除了张勋以外,两家酒楼一共住的一百多个举子,一共有二十个成为进士。有五个进了一甲。
安宁听闻这些消息后,忍不住笑了,真是运气都在他们周家身上啊,有了张勋,状元楼可谓是火了。
其他的酒楼顿时捶胸顿足,早知道他们也应该学习周家的!
沈以行这次会试也成功成为了二甲进士,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翰林院编修,可谓是喜事一桩。至于聪哥儿和金宝,很正常地落选了,毕竟他们的文章要中进士还是欠缺了点火候。
再过三年那就不一定了。安宁并不在意,他们两个年级还小呢。她这两个侄子看上去也没有受到什么打击。
那些中了进士的举人,为了感念周家的帮助,他们将自己平日的四书五经送给了周家。这些书籍中,最珍贵的可是他们的批注,要知道这群人本身并非达官贵族,他们能够中举都是真凭实料的本事,他们平日的文章、见解都弥足珍贵,这些可都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在他们中了进士后,也有不少人想要买这些东西,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将这些书籍送给了周家。
安宁还让两个侄子亲自去谢过他们,还可以拉一拉关系。之后她将这些书籍整理成册,放在了书房之中。
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个让安宁十分哭笑不得的小插曲。在状元楼提供的专供饭菜中,张勋最爱的便是那状元饭,香甜可口。等他真的被钦点为状元后,这件事也流传了出去,导致不少人上门都指定要吃这状元饭。还有人觉得张勋便是吃多了状元饭,所以才能成为状元的。
安宁不得不将这五种饭菜也列在了菜单中,供食客们点餐。不过卖给他们自然不可能那么便宜了,一份状元饭直接卖二十文钱。
等到了五月份,周李氏一结账,发现这三个月下来,扣除掉成本后,两家酒楼,一家赚了一万两,另外一家赚了九千两银子。
周李氏对女儿总算是服气了,只用了三个月,便已经将成本给收了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