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你自己的脑子?”
“额娘,皇玛嬷总说做人要扬长避短。”胤禔理直气壮,且半点不脸红:“像我很有自知之明,再说不是还有一句老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可你也太有自知之明了啊!
惠贵妃望着儿子,好险没喷出一口血去。她深呼吸又深吸气,半响才重新平和心情——毕竟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又不能真回炉重造了。惠贵妃长长吐出一口气:“……行吧。”
顿了顿,她还补充道:“不懂的地方多问问皇上,得想清楚后果才能做,知道了没?”
胤禔点头。
胤禔的同窗好友不多,却也不少。宗室子弟读完宗学以后,通常会进入御前或者军营锻炼,部分学识出众者则可以至国子监再行学习,而后转入六部诸司历练,如果能通过六部考核便可留下充作中书或主事,正式踏上仕途。
当然如今八旗人丁兴旺,六部官员职位那是供不应求。
就算是宗室子弟也一样。
天生有个亲王爹郡王爹的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在宗学高分毕业,且没成为侍卫的多是家里没人能帮忙的。
加上胤禔的同窗好友大多与他岁数差不多,都是二十岁未到的年轻人,到六部实践第一天就被冷冷告知——他们之中大多数都不会被录用,而是会被退回到国子监,再努力也没用。
良心好些的还会补上一句:“你们有门路的就去侍卫办寻觅寻觅空缺,熬上几年再申请到六部来吧!”
这些学生愿意吗?当然不愿意。
大家都是满腹志向,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结果到了衙门才知道在这些‘大人’眼里他们还是乳臭未干的孩子,想要为官?那还得再去龟缩个五六年。
户部几人感受更是明显。
听闻大阿哥的话语,他们一个个脸色不佳。有人愤愤不平回道:“若是真有才干者,奴才也乐得跟随学习,偏偏奴才现在跟着的师傅……呸,称呼他为师傅都是侮辱了师傅这两个字,你们可信他居然连三位数的加法都会做错!我指出来了,他还非说是我看错了。”
“我这边也是,明明有更简单精简的记录方法,偏偏还要沿用过去的记录章程,清算起来让人看着都脑勺疼。”
“还有报账单子,明明上回报账的价格是一尺三十文,下一回报价就是一尺六十文,问起来就说是上回的人工未算,还说账册都已入库,修缮麻烦,就让我随便填填对上即可……”
“还有拨给河道的银钱……”
“还有还有……”
众人说起来就满肚子怨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