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公为国公,欧阳家赐属地于帝国南部四州十二郡。
远在外方的康亲王,平西王,收到诏书后怒火遮天,当即前往帝都。
但他们却被城防军拦在帝都中天城的大门前,理由是陛下旨意,外封王侯,非昭不可回。
康亲王与平西王,默默不语,在回到属地后,便各自颁布命令,康亲王东方属地,四州十二郡,以汴州梁郡为都,立国,齐商。
平西王西方属地,四州十二郡,以西凉州零郡为府,立国,西夏。
对于康亲王和平西王这种裂土成诸侯的行为,朝廷不但没有反对,还派使者送去贺礼。
而元帅张伏,诏令之后立刻带上亲卫回朝面圣,赶至帝都,并未受到军队拦阻。
毕竟康亲王和平西王在水帝时就已经封王,而元帅,始终是帝朝的元帅,张伏在军中威望甚高,帝都的这场暗流可不敢太过波及。
可当张伏顺利面见炎帝的时候,炎帝那一脸稚嫩的表情,却也让张伏无可奈何,或许武将和文官的差别就在于,文官玩弄智谋,颠覆朝野,而武将,却不善于此。
虽然手握重兵,但比起在朝中经营已久的欧阳家,张伏无力可施。
面对康亲王与平西王的立国,面对炎帝的幼小,面对欧阳家的专横霸道,张伏难道还起兵造反吗?那就真成为颠覆皇朝的逆贼了。
数十年来为帝国抵御北方铁骑,守护紫荆皇朝,张伏虽有一颗忠君之心,可无奈,君,未成君啊!
张伏终于也离开了帝都。
在踏出城门的时候,张伏回望皇城,经历三代帝皇,从士兵至元帅,那一年,他受封统领,那一年,他受封将军,那一年,他官至元帅,种种场面历历在目。
张伏久久无语,叹了一声,此一望,或许是此生遗望了。
心灰意冷的张伏,在回到北疆后,由长公主紫艳拟昭,炎帝亲盖玉玺的圣旨,随之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大元帅张伏,历经三朝,忠心耿耿,抵强敌于外,守国之安宁,战功显赫,朕心甚慰,
今特封张伏为镇北侯,赐幽州,乐州,平洲,玄州为属地,以幽州鹿郡为侯府,立国,赐国号,伏,麾下镇北军,全部归属伏国,钦此!
张伏仰天一望,眼角带有泪光,不知是喜,是悲……
良久之后,张伏下达第一个公侯之命,除必要经商之外,封闭四洲,伏国所属文武,今后,无昭不进京……
帝都皇宫。
欧阳公站在城墙上,仰望北方,长子欧阳覆立于身后,对父亲的决定甚有疑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