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国子民。
而草原部所谓的战斗民族,依然保持每年来犯,甚至有两年,双方还发展到陈兵十数万对峙的状态。
现在的伏国可不比以前,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根本无援可求。
在最艰难的时候,是张伏挡下了所有压力,他亲自挂帅出征,带着镇北军硬生生的把敌人挡在要塞之外,保伏国子民一切安宁。
这也导致了伏国在这十年中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颁布优商政策,鼓励商人大力开发,增加新兵招募,加强军队建设,压力永远可以成为动力,被帝国“抛弃”后的北疆,反而比以前发展的更加好,虽说少了帝国的支持,但也少了很多掣肘。
虽然每年要付出大量军费来犒养军队,但绝大部分的士兵原籍都在北疆,再加上商业开发的回报,军民一心,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
可就在伏国一片兴荣的时候,他们的守护神,镇北候张伏,病逝了。
在张伏下葬的那天,整个伏国如被大雪倾覆,到处一片黑白。
所有伏国的子民自发的把一切有颜色的东西统统收起,收不起的就用白布遮盖,每个人手上都绑上黑纱,他们,要为他们的白虎军神……戴丧!
而这一年,草原的敌军虽依然陈兵塞外,但并无进攻之意。
全军帐营吊起白色布带,每日午时,擂战鼓,足足持续了一个月,敌军撤退。
或许,这是他们对张伏的一种致敬。
草原汉子的豪迈,在这一刻彻底表露出来,生死相向的对手,也可以值得尊敬。
………………
………………
张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傲,二儿子张彦。
说起这两个儿子,倒是有段往事。
大儿子张傲并非张伏亲生,而是年轻时在战场上捡来的孤儿。
但张伏夫妻并无歧视,待张傲如亲子,教与武功,授予兵法。
张傲自小就跟在张伏身边,如今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
二子张彦,虽知大哥并非亲生,可从不口谈,如亲大哥般礼待,两人亲如兄弟。
张伏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叫来床前,说到:“我大限将至,恐怕要去面见先帝,我走后,你们两人,谁来继承这镇北候?”
两人面对这诸侯之位的继承,都是一脸平静。
张彦说:“父亲,大哥是长子,多年来都在父亲身旁协助,外抗强敌,内整国务,理应继承父亲之位。”
而张傲却给张伏磕了一个头,拍了拍张彦的肩膀,对张伏说:“二弟在政务上比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