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后世评说无可避免,陈祐认真考虑才做此决定,祝熹不再疑惑。两人在布拉格巡游几日,祝熹给他说说李冬青与朱虹的往事,小孩的视角不算深刻,但终归是一份记录。陈祐好好留着,回家接着补充,临近年底,终于有了初稿。
拍电影是件麻烦事,他不想启用成名演员,便化装去学校里挖人,挑选两个多月,才找到一个还算合适的姑娘。够漂亮,也够韧,唯一一点是差些清冷气质。他提了要求让姑娘在家念些诗词哲学,锻炼德语口音,自己则组建团队。
折腾好久,电影《树木树人》才终于定档。林敢和丁蕙如等都被邀请到试映会现场,许多人哭得泪流满面,唯独林敢笑着,无比动容。
古稀之年交出这样朴素的作品,有人批判陈祐落入俗套,刻意煽情。可这年陈祐还是拿了最佳导演的奖项,上台发表感言,说了很多意味不明的话,才有人推断出他是怀念故友。
当夜许多人表示祝福,陈祐知道,是因为李冬青足够动人,大家才会感动。回到家,他写下很多话谢谢这个老朋友,谢谢她在去世多年之后还能带给自己鼓励,收到一条网友评论:
【看抑郁了,既然到最后都是一个死,那这么坚持还有什么意义?】
很多人辩解,你看哭了就是意义,陈祐想了很久,借用加缪回复:【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生一场梦,有朝一日他也会成为别人心中的坟茔,可是充实过,就够了。新年,他发了条“古稀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