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道婵许久不说话,最后只是抱紧了杨寄,泪水蹭在他薄薄的丝绸寝衣上:“这次,凭他怎么说,我都不会理睬。我喜欢你,是真的!”她疯狂似的带着眼泪热吻他的脊背,轻轻啃啮他厚实的肌肉。杨寄推开她,换掉湿了的寝衣,抛下一句:“证明给我看!”
朝中局势波诡云谲,小皇帝的亲信宦官徐念海赴广陵,担任扬州郡的刺史,很快以扬州存粮不足,会威胁建邺为借口,切断了对雍州的所有军事供给。而建德王皇甫道知,出于小皇帝的抚慰,又加领了本属于杨寄的东西掖门的领军职位。那么杨寄被剥夺了职务,却是由永康公主哭到了后宫,当着庾皇后和小皇帝皇甫衮的面,以“遥祭父皇母后”的名义,在宫中大闹了一场。
皇甫衮脸色铁青,但又没有办法,答应了加封杨寄为新平郡公,又把义阳郡和庐江郡的郡牧职位一道给了他。私下无人的时候,皇甫衮硬邦邦地对永康公主说:“姑母何必如此?为自家男人争这些蝇头小利,将来还指不定便宜了谁!当年王庭川的事,朕也是为了国家,姑母时不时拿出来说道说道,真不怕朕翻脸?”
皇甫道婵冷笑道:“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我知道靠不住男人,可我又靠得住谁?陛下对姑母,难道不是用完就扔?翻脸就翻脸吧,今日也差不离了。”说罢翩翩而去。
但是形势并没有如皇甫衮想象的那样发展,庾含章在雍州,非但没有被逼入绝境,反而因为凉州和荆州都派了援军,送来了军粮,反倒扬眉吐气起来。叱罗杜文又不傻,见势不妙,立刻撤回黄河北岸,静观情势。
而朝中清流的风向则开始变化,纷纷赞杨寄大义而骂徐念海龌龊,甚至有人上书,叫徐念海把扬州交出,给杨寄来坐这个位置更加合适。
皇甫衮怒不可遏,失态地把那份奏疏撕成两截掷在地上,在朝堂上指着上书的官员道:“朕的决议,中书省和尚书省都是通过的,难不成到了你这蕞尔小吏这里通不过?你还想骑到朕的脖子上不成?!”
那个人居然也是个“强项令”,梗着脖子跪着说:“中书省发令,尚书省执行,却都未听见朝堂上商议扬州刺史的来去——唯一一次商量,也是提议给杨大将军。臣等不明白,何时又轮到宦官任职?东汉时宦官专擅的恶例,难道今日还不能警醒陛下?”
皇甫衮脸涨得通红,他平素很会装样,今日却装不下去了,他这些年压抑着,灰孙子一般被皇甫道知和庾含章玩弄在手掌心里。好容易积累了一点实力,却还伸不出头来!他瞥眼望着皇甫道知,这位摄政王坐在尊位上,漫不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