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亦有跑到院子里告诉她,说炼丹炉很好用,新蛋糕很香甜,小郡王很满意。
初五,小郡王照例探望皇奶奶,送去一种松软可口的新式糕点,太后连用两块,夸他贴心,还问了他的课业。小郡王回来以后,跑去相王的书房,趴在一摞子书上安静地看着父亲读书。
“隆基,你很少如此安静呵。今天怎么不出去玩了?跟罗槐闹别扭了吗?还是为你的蛋糕发愁呢?我尝了,很好吃。”相王伸手抚过他宽阔光洁的额头,问道。
“父亲,孩儿今天去看望奶奶。”
“惹奶奶生气挨训了?让爹爹猜猜,奶奶叫你用功读书,对否?”
“没……孩儿才不会惹奶奶生气。只是……孩儿今天没有看到上官宫人。以前她都在的。”
“也许你请安的时候,她去替皇奶奶办事了。”
“皇奶奶那里有好多大臣闲坐着品茗办诗会,您常说上官宫人文采很好,我还想见识一下她和大臣斗诗呢。”
相王拍拍儿子,叹气道:“也许她在想念你的贤伯伯,怕写出那些伤春感秋的诗才离开的吧。”
他盯着案上的书,想起贤写过的“种瓜黄台下”,怔了一会儿,莫名地紧张起来,喊进侍卫,吩咐他接回在练骑射的寿春郡王,提早关上门,无事不准随意出入。
“父亲,我还叫了个司膳坊的宫女掌灯后来咱们小厨房里烤糕点呢,给她留个门?”
“差人告诉她,这阵子不用来了。最好哪儿也别去。”他深深吸着气,母后对新帝施政基本不闻不问,对新后喜奢又大封外戚不闻不问,这不是她的风格。招一群大臣陪着,这才像母亲的风格啊,朝堂之于母亲,就像泥土之于花木,离开了汲水之壤,会衰老凋零枯萎……
因为太熟悉母亲,所以太清楚局势。他准确地嗅到了一场风雨。
初六,废李显,贬为庐陵王。
初七,立李旦,改年号文明。
庆贺易主
“瞧,你们的皇奶奶想做什么事情时,从不拖泥带水,她很有智慧。”李旦淡然立在镜前,由太监们服侍他穿袍戴冕。“宪儿,?儿,隆基,过来认一认这些纹章,答不出当罚闭门苦读。”
他的儿子们恭敬地站在后面,依次答着日月光辉皇恩浩荡文采昭著山河社稷那些平时被教导的话。李旦伸手轻轻抚摸着虎纹与譐纹,是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