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回他老窝去。
石榴怔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问小槐子:“你听到了吗?郡王管自己叫——小、鸡、子。”
她只是看彼此心情都好,顺口开个玩笑啊,真没敢故意劳动郡王大驾去搬行李。
莫非此人不但遗传了李家和武家的双份优秀基因,还遗传了他爷爷怕强势女人的秉性?可谈起条件又寸步不让,不像是。大概他爷爷李治的“屈服于强势女人”和他太爷爷李世民的“喜欢征服强势女人”同时存在,导致了如此奇怪的行为?
“小孩子活泼好动装太监玩上瘾了而已,我想多了。”石榴揉揉太阳穴,拉着小槐子去收拾包裹。她不过借着“退让后会反弹”的劲头偶尔强势一回,谈了半天还是费脑子的。女王样是轻松好摆的谱么?武则天的气场,连韦后和太平公主都学不来,何谈她小小一名宫女。
“姐姐,你还好吧?槐觉得,石榴姐姐冒傻气在先,小郡王变奇怪在后,追究起来,看上去像是……像是姐姐把小郡王带傻了……”小槐子扛着铺盖卷,把他旁观所得的感受如实告诉了石榴。
“傻才好。傻人有傻福,上天有好生之德,总罩着他们。聪明呢反被聪明误,就算没误也会落个操劳过度。”石榴的玉镯算是省下来了,打点停当,就催小槐子:“我们快点走,别去晚了被皇妃怪罪。东西先带去鹤翔殿,忙完了再往司膳坊搬。”
“不碍事,窦妃待下以宽,人很和善。”小槐子想了想他在长生殿所见过的窦氏,觉得当今皇上实在是太幸福了,上有母亲帮着治理国家,皇上什么事都不用操心;内有刘氏窦氏温良恭顺,后宫佳丽尽归他一人;下有儿女成群,小公主个个玉雪可爱,三位郡王进学都很用功。
可是皇上对着玉玺发呆的时间却越来越长。有时候收起了玉玺,握着御笔架子也能盯出了神。君心果然最难揣测,幸亏皇上只爱发呆,从不责骂他们。
有时候皇后刘氏也常常携了德妃来奉茶递水,在一群太监宫女面前,陪着皇上发呆。刘氏是刑部尚书的孙女,父亲任着陕川刺史,生了李宪和寿昌、代国两位公主。德妃窦氏,开国大将窦抗的曾孙女,祖父是莘国公,父亲任着润州刺史。李隆基是她的儿子。
怎么看都是又般配又和美的一家人。
说起窦氏,她本还有个更加渊源显赫的族谱背景,扶风大族窦家。只不过到唐朝确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之后,那些靠着门阀出身谋求仕途的关、崔、郑、王等族渐渐衰落下来。故而窦家便不再提以前的事情了。
若再往上数,窦氏的太爷爷的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