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您尝尝。婢子还有一事要问,罗槐小像裱好了没?明天就是上元灯节了。”石榴躬身将柚子茶奉上,觉得李隆基有点不对劲,不像上火,像发烧。
越看他的脸色,越觉得不正常,石榴好心提醒道:“郡王,您好像发热了,额头烫么?召太医诊一诊吧。看着跟着了风寒似的。”
“本王无碍,画已裱好,桌角那一轴就是。”郡王依旧埋头苦读。
石榴解了轴上丝带,慢慢展开画卷。画中的小槐子笑脸很标准,郡王画功不错,果然酷似。把它卷好抱住,对李隆基道了声谢:“郡王所绘身形容貌皆佳,只是……小槐子在宫里不得不笑,婢子想,他出了宫一定不用强摆笑脸。能否您画一张不笑的?婢子愿拿金豆子付您润笔费。”
“可以画,不必提钱。”郡王满口应承着。窦氏教导,对方若有求,必应。先答应下来再考虑能不能兑现。
石榴诧异地看了一眼郡王,觉得他肯定是发烧了:“您没事吧?”
“有。上元节陪本王打马球。”匆匆翻完最后几页,他抬起头,打算开始驯马之旅。
窦氏说,特殊的节日具有纪念意义,选在节日里,更容易成功。窦氏说,要收紧围栏,不能让猎物有后路可逃。综合这两条,李隆基觉得上元节在马背上很有发展前途。万一不成功,窦氏还说,先纳了,争取日久生情。
原来是陪玩。石榴松了一口气,询问他,能否带着轮休的姐妹们到马球场喝彩,她们约好了一起过节的,比郡王约在先。
“可以带。多带些人,本王有赏。”照旧满口答应。窦氏教导,出手要大方。
石榴走后,李隆基才把挡在面前的书推开。他手中,赫然握着《山海经》,书内套着的是《**经》。桌下瓷瓶内还藏了几十本《玄洞子》之类的书册,这些都是改邪归正后的李宪大哥重新搜罗来赠给他,以助一臂之力的。
不上火才怪。
“博大精深啊,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郡王态度端正、学习用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知不觉看得舌燥,顺手端起柚子汁灌了一口,连柚子的酸苦味都没尝出来,继续攻读李宪所选的秘笈。
正月十五,卯正,绯云满天,晨光微曦。
临淄郡王哼着小曲立在铜镜前,从宫人手中挑出一件鸾鸟衔绶联宝相花的暗红织锦衫,戴好幞头,系上玉带,转身看了看,不甚满意,又换革带。三番五次,最后用了鹿纹金蹀躞带,挂了柄小刀,佩好香球钱袋,蹬上长靿靴,打扮停当才带着侍卫踱出殿门。
早上骑马,中午把她带去锦莲殿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