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桑树地里却已经追上肥,培上土了,杨桃猜想现在村里也不见得有多少人家已经理完玉米地和洋芋地了,种玉米和种洋芋得整地,这是一门技术活儿,把去年犁好的地理成直直的一排一排的商子,排与排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太稀太密都不行,太稀了产量上不去,太密了阳光照不到,玉米和洋芋会很小的。
不知不觉问出了心里的疑问:“小妹,村里的桑树地都在这边吗?”
赵小妹:“恩,差不多集中在这边,稻田集中在大洼子(地名),是很早的时候就这样了,据说是当时分地的时候,当时的里正和各族的族长规划好的,划片。”
杨桃:“那我看其他家的桑树地还没动静。”
说到这个赵小妹可自豪了:“那是,一般理完玉米地和洋芋地才会来给桑树施肥,这活不急,早一点晚一点没多大影响,桑树已经长在地里了,可这玉米地和洋芋地得先整好,不然春雨来了,地还没理出来,这影响播种,一年的收成不好了,温饱都成问题,咱家每年都是村里最先理完的,这都是爹和二哥太能干了。”
杨桃点头,真是太能干了,事事都走在前面,而这得付出多少的汗水,牺牲多少的休息时间,别人还在睡梦中,赵家两父子已经在地里了,她是知道自己丈夫每天起的有多早,差不多天亮就在地里干活儿。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赵家两父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
等赵家父子把锄头上的泥土用特小的小铲子铲下来之后,一家人才往家走去。赵墨的锄头把子已经被磨得光滑油亮,下面的锄头看着也很有历史,赵父的锄头看起来还比赵墨的锄头更有历史,这得经过多少的岁月,翻过多少的土地铁打的锄头才能被打磨的圆润光滑。
☆、第 28 章
他们到家的时候,赵大嫂的饭菜还没做好,饭在火上蒸着,窝窝头应是没做,土豆也才拿出来,还没来得及打皮,而赵大嫂人却不在厨房里,炉子里的火也快要熄了。
吹了一早上的风,杨桃头嗡嗡的疼,现在感觉鼻子也不怎么通气,忍着不适,赶紧往炉子里添了一些柴,重新把火给加起来,可不能耽误一家人的早饭。她偷偷扫一眼众人,发现大家却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该干什么干什,尤其是赵母也没说什么,只是吩咐她和赵小妹:“你们两个一起给土豆打皮,我来切吧,这样动作快一点。”
两人应道,洗完手,赶紧蹲下来给土豆打皮,赵母的刀工很好,切得又快又均匀,炉子里的火重新燃起来,蒸笼里的饭重新冒起了汽,杨桃吸了吸鼻子,不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