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执府掌吏李大人拜见。
延陵易步子微怔,暗道他倒是来得凑巧,才是屏退了下人,自己提着笼面入了前厅。
朝事不入后堂,官吏不进中门,是延陵府的陈规墨矩。凡是朝中来客,皆要候在前院正厅,如今这李昃李大人亦是。
延陵易入厅时,李昃已起了半身,急急迎上:“王爷,臣…奴才…”
“殿审名册的事吧?”延陵易微一抬眼,即是由他接过手中灯盏,曳裙入了正位,落稳后才沉道,“定了,皇上也阅了,未说出个什么不好。元狄兄弟的名字我是命人添上的。这一日半的要他好好准备一番吧,殿审上多多在意着些吧。他京试的卷子我看了,也不知他在沅州读得什么书,文辞狗屁不通,实要我这脸面不好过。要不是那审阅的掌笔文人中有三两个忠心办事的,岂能这般草草应付过去。”
“是。王爷辛苦了。”李昃此时已是憋红了一张脸,勉强笑着。
“自家兄弟,不谈辛苦。我若不当这个京审贡试的特命主考倒也罢了,既是官帽子压下来,看见兄弟混在坛子里,难免要顾念番,顺手也就拉他一把。李大人,你说这也算是常情吧?”延陵易的眸子略略打了他一眼,这个李昃于尚书台势力不可小觑,日后是要有大用,他从前效力南荣,如若全把他挖过来了,才是齐备。她不大会轻放过大用之才,尤是能为己所用的。时下,她便借了个饵引他,一条肥饵,是李昃在意的,他李家的独苗子李元狄。
闻此言若要李昃此时感激涕零,他必当老泪纵横,此时噙着感激之泪,连声应着:“王爷予奴才家的大恩大德,奴才与那狗娃子必当生生世世孝奉。”
“那…若要李氏一门只忠于延陵易一人呢?”说及要处,延陵易不由得顿下,偷睨着眸光打探身侧人反应。
但见李昃面上灰白了又青,青了又紫,一时哆哆嗦嗦言不出个字,索性再一笑,微揉着眉心平缓道:“此事不急,李大人大有时候细细考虑,延陵易无意勉强了去。”
李昃面起回转之色,常青冷袖一抬,即是由中取出金匣一盏,推递而上:“此番王爷费心劳力,奴才小小一般心意。”
延陵易垂头喝茶,眸子但也未飘上那物什,唯面色无动道:“府里尚不缺这些,若要略表心意,科举房的几位贴了心血的共事倒也该授点谢礼。我虽代大人一一打点过,李大人亲自出面言个谢必也应礼数。”
“王爷说的是,待奴才回府备置后,依着王爷之意势必要全全表了心意。”
“嗯。”延陵易微一点下头,“这便好。”说毕即是准备起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