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次侮辱。
袁曦笑了笑,“难道大师以为我们宋氏会做蚀本的生意吗?花一大笔钱,就是为了让文心堂倒在自己名下?我们是生意人,无利可图的事是不会做的,但是如果能在谋利的同时,为天下人做一点好事,我们也绝对不会推辞。”
楚灵沉默地看着袁曦。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其实大师说得不错,我一介女流,确实没什么大见识。但是我们宋氏人才济济,即便大主事不熟悉书业领域的规则,我们的二主事楚,却是个经营好手。”袁曦顿了顿,发觉楚灵在听到楚地名字时无可避免地闪过一丝怒意,“实不相瞒,我之所以会有买下文心堂的想法,是因为一件事。”
“什么事?”楚灵已经跟着袁曦的思路走了。
“去年冬天,我偶然逛了一次文心堂的书斋。这才发现原来当下的书竟然如此之贵!平均三两银子一本,能买得起书的人有多少?”
楚灵道:“文字地价值岂是能简单用金钱衡量?”
一听就知道是个没受过苦的读书人。袁曦叹了口气,“我们宋氏经营范围极广,我最关注的却是米业,大师可知原因?”不待楚灵回答,袁曦又说,“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粮食行业关乎民生。人可以不读书,却不能不吃饭,如果一户中等人家地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米,那这个地方地米价就过高了。我们宋氏的主事兢兢业业,在南方范围内调动粮食,平抑米价,为地就是让每个地方的百姓都能吃上便宜米。楚灵大师不食人间烟火,可能也不知道今日米价几何吧?”
楚灵一滞,他也是富贵出身。确实不知道米价这回事。但是袁曦说的话他还能明白,不明白地是她为什么说这话。怎么扯到米价上去了。
袁曦顿了顿,接着道:“其实书业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文心堂贩卖的,正是读书人的精神粮食,如今这精神粮食价格过高,读不起书地大有人在,我不忍见读书人饿死,便想买下文心堂,再卖便宜的精神粮食。”
楚灵在袁曦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明白了她要表达的意思。他也是个聪明人,只不过活得太脱离现实,一般来说轻视金钱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身无分文的穷人,怀的是酸葡萄心理。一种是太过有钱的富人,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金钱带来的一切,不知道没钱地难处,也就不知道有钱的幸福。至于那些志存高洁,有着超人类觉悟的异人,我们就不纳入统计了。
楚灵大师应该是属于第二种人,袁曦跟他说,三两银子一本书太贵,或许他还没有个确切概念…………三两银子是多少钱?
在他心里,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