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什么叫做说曹操,曹操到,这就是!
崔子更像个门神一般,站在大门口,他身量很高,感觉不弯腰,脑壳都要撞到门上去。单眼皮儿微微上挑,不怒自威。
站在他身边的,笑得一脸欠欠的,不是那晏镜又是哪一个?
段怡见祈郎中神色不好,举起大锯朝着他走了过来,“先生莫要恼我,是怡唐突了。”
她说着,见祈郎中不动,朝着门口看去,这才瞧见了站在门口的崔子更。
先前只有那个叫做东平的军爷进了院子,她在墙角锯木头,没有瞧见门外之人。
她想着,一脸惊喜的冲了上去,“可是崔将军同晏先生,六年之前,承蒙将军同先生搭救,实在是感激不尽!不知道后来怡派人送去的一点小小心意,将军同先生可收到了?”
站在门前的崔子更,看着撸着袖子,举着大锯子,一身刨花的段怡……
我信了你的鬼!
明明昨儿个夜里,在那小巷子里,一早就瞧见过了。那会儿这小娘子心中,十有八九犯了嘀咕:我是要杀人灭口呢?还是要灭口杀人呢?
若非他崔子更技高一筹,此刻怕不是她就要拿那大锯子,打三口棺材了!
好一个感激不尽!
第二十四章 一门怪人
“段三娘子送的……酒肆……当真是巧夺天工,子更一直摆在博古架子上,颇为珍惜”。
晏镜听着段怡真挚的问话,嘴角微微抽了抽。
当年他们一回到江南办完葬事,便火速出征,待回来的时候,收到了剑南顾家送来的谢礼,珍玩古籍人参鹿茸,颇用了一番心思。
虽然珍贵,但并不出人意料。
唯独在其中的一个茅草棚子,引人瞩目。
十来岁的段小娘子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总不能再凑十一根簪子,同前头那一支一起,凑成一盒子,插满崔子更的头。
晏镜到现在都记得,来送礼的人那张一言难尽的脸,“我家小娘子亲手做的,感激恩公搭救之情。”
那是他们相遇的那个酒肆,约莫一个食盒大小,屋顶上的茅草根根分明,就连酒肆门前摆放的桌椅,都作了旧,看上去有了岁月的斑驳。
他觉得颇有意思,拿在手中详看。
恰好崔子更上完伤药从屋子里头出来,衣衫还半挂着,他疑惑地问道,“你要死了么?烧这样的屋子给自己,我怕先生在地府里的冬日熬不住。”
晏镜当时,的确是差点没熬住。
段怡听着,眼睛一亮,“多谢先生夸奖,我觉得离巧夺天工,还差一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