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张纸揣进了袖袋里。
那楼下的丙三,还在滔滔不绝,他啪的一声,又拍响了扇子,“有了那欧阳济入朝,这天下的儒生放下了半个心。”
“一时之间,竟是各方来投!小小的襄阳城中,群英汇聚!便是那橘子树上掉下个橘子,怕不是都要砸中一个能人!”
苏筠听着下头的书生们激动上头,朝着欧阳济竖起了大拇指,“这说书先生厉害的!如今我同韦猛领禁卫军,都没得时间说书了!”
“这丙三说得好归好!可他不会夸人啊!改明儿我休沐,教教他!”
欧阳济的笑容快要裂开,扇子摇得飞快……
苏筠说书,他夫人听过,回来之后,家中上到八十岁老母亲,下到刚刚满月的小孙子,都挂上了灵机大神烧香香囊!不光如此,她还要在家中铸灵机金身!
早知道,今日就不应该叫他一并来了!
第四一六章 一封荐书
“小王爷本事非凡,要指点丙三那自是绰绰有余。只不过这人嘴上缺德,说话总喜欢添油加醋来编排,你且听他如何说户部贾大人的?”
欧阳济说着,自己个都嫌倒牙,可对付苏筠,那得用法术打败法术。
他说着,朝着段怡拱了拱手,“我们大王英明神武,宛若皎皎明月,岂能叫他嘴瓢了说三道四?这般重要之事,还是小王爷来令人放心。”
欧阳济忍不住咽了咽了口水,他觉得自己个今夜定是用不下饭去,又要清减不少了。
像小王爷这般能将溜须拍马说得发自肺腑的,纯属天赋异禀。
苏筠挺了挺胸膛,“说得倒也是!左右我们段家军人人都会,也不差这丙三一个了。”
欧阳济见苏筠并不纠缠,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段怡瞧着好笑,见那丙三的书已经绕了弯儿,说起旁的事儿去了,站了起身领着众人悄悄地下了茶楼。
清晨的襄阳城中,亦是生机勃勃,沿街的小贩叫卖着朝食,面窝窝在油锅里炸得喷香,那卖灌汤包的拿了芦苇管儿,给外地来的新客演示喝汤汁儿!
一碗碗的藕粉上洒了枣片儿碎莲子,还应景的来了一勺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