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针,一手惦着块布,在哪里撅嘴像模像样的绣东西,图案虽然简单,可女孩的手法却一点也不生硬。
“丫头说什么呢?”店老板有些着急,赶忙呵止。唯恐眼前的生意跑了,赶忙给陈翠赔礼道:“姑娘莫怪,我孙女最近刚学刺绣,见谁都想显摆一下自己。”
“本来就是嘛,爹就从来不用咱们店里的荷包。”刚才说话那丫头鼓着腮帮子,十分不满的说道。
“呃,我…那个。”陈翠支吾了好一阵子应不出一句话,脸上火辣辣的烧,她居然给一个小姑娘取笑了去。
“看吧你能的。”那店老板一把从丫头手中夺回碎布,狠狠的摔在柜台里,把那丫头推到屋里,才回头说道:“姑娘别听这丫头片子胡说霸道,婆婆我每天要卖出去好些个荷包呢,都照他说的,我哪里能够卖的出去?”
“那个…。这荷包我不要了,不好意思啊。”陈翠把东西放到桌子上,快步的走出屋子。拉起正在凉棚里喝茶的李卫,急匆匆的就往前赶。那个婆婆虽然说的也有些道理,可她更相信童言无忌。
“你这是演的那出啊?等我喝口水啊。”他一碗热水刚凉的差不多可以入口了,正准备喝的时候被陈翠这么一搅和自然是喝不成了。回头看看那家店,什么事情让陈翠这么急慌慌的?
“去布庄,去最大的布庄!”
从布庄出来,陈翠抱着一大堆的战利品,豪情万丈的决定从此刻起要好好的修补女红方面的功课,日后小到荷包、袜子,大到衣服、鞋子,她陈翠都要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发扬小针加绣线的优良传统,誓将山头拿下,那个小丫头临走时做的鬼脸和吐舌头的动作严重的刺激到陈翠大条的神经了。
作者有话要说:荷包在明清时,也叫“茄袋”、“顺袋”。
《旧都文物略》记:“荷包巷所卖官样九件,压金刺锦,花样万千。”一般的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针线上人,就连普通百姓也都是自家母亲或者娘子做的,那么这个官卖是要卖给谁呢?我郁闷了。
至于李卫在外买的庄子问题以后会有交代的,我保证陈翠会开心的。
38
38、改良版披萨 。。。
又过了些日子,当府里派过来的御医正式宣告李卫康复的时候,元宵佳节悄然到来了。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实在是应该过了元宵节再走,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两个人都亲亲热热的珍惜着,一心想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这天,陈翠突发奇想的想要做几个馅饼来尝尝,结果老是做不好。不是馅太多让饼破掉,就是弄出来一个皮厚馅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