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比她大的,杜绝再出现被小女孩鄙视的场面。最后通过几天的比较,陈翠发现王府里的女人只要年龄大些基本都符合这要求,因此才有了上边的一幕。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厨房的人发现,原本懒得要死的陈翠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暖洋洋的冬日,一老一少相依相伴的坐在院子里,一个很诚恳、很虔诚的飞针走线,时而抬头说两句;另一个则是皱着眉头,很无奈很郁闷的教导着。
“翠儿,你还是不要学了吧?”秦嬷嬷看着陈翠被扎的不成样子的手,很好心的劝道。
“不要,半途而废不是我的风格。”埋头绣葫芦的陈翠连想都拒绝,被小女孩耻笑的经历,一次就够了。
秦嬷嬷叹了口气,不知道第几次指正陈翠走错的针,拿错颜色的线。
果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还是很有道理的,陈翠在经历了流血、眼花、噩梦等难关、废掉几百块破布之后,终于修好了一个青布打底,上边俩葫芦一片叶子的荷包,花样是完全按照当初在街上买的样子做的。
看着荷包上边歪歪扭扭的阵脚、点点斑斑的血迹,陈翠越战越勇、励精图治、拆拆分分,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完成了她全部的工作,整出来一个针脚严谨、绣线规整,层次分明的冠军产品,废掉荷包无数。
“翠儿,这荷包做的不错。“秦嬷嬷乐呵呵的夸奖道。虽然依然有她孙女做得好,不过在陈翠刚学习刺绣时,她真的很不看好这个只会浪费绣线,连针都拿不好的女娃。看着眼前这个成品,秦嬷嬷有些嫉妒那个收荷包的人,丫头的努力她是看见的,哪怕一点小瑕疵,她也要重新开始。不过秦嬷嬷也很同情那个人,毕竟走错一针就全部拆掉重新开始的犟脾气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
“谢谢嬷嬷。”得到肯定回答,陈翠乐的在院子里举着荷包又蹦又跳,要不是府里不让随便出门,她一定要去那个绣房给那小丫头片子见识见识。
“绣完这个,下边是不是要绣盖头了?”看着陈翠这兴奋的模样,秦嬷嬷打趣道。
“呃,盖头? ”愣了,盖头是什么东西?
“傻丫头,女孩子结婚时候用的盖头啊”秦嬷嬷满心以为陈翠是不好意思,再加上府里规矩是不允许私相授受,所以陈翠这种态度在秦嬷嬷看来还是很正常的。
“那个,嬷嬷,那个上边能不能绣葫芦啊?俩葫芦寓意也挺好的。”愣了一下,陈翠小声的满含期望的问道。
“那上边都是绣鸳鸯,哪有绣葫芦的?”秦嬷嬷乐开了怀,头上顶俩葫芦结婚?待回头再一看站着不动的陈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